发布日期:2024-02-11 14:10:47

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科学创新论文十篇

2、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十篇

3、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

  科学创新论文篇1

  主题词科学技术创新复杂性系统整体思维

  科学技术创新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而复杂性来自混沌与秩序的边缘。在圣塔菲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原来“混沌理论”一词已被宏大的“复杂性理论”所取代了。混沌理论对其范围有严格限制,仅限于对自然界系统的非线性动态行为的数学研究。相反,复杂性理论则被认为可以用于复杂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层面。社会系统并不仅仅是由它们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固定规律所限定的“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s)。相反,它们是可能随时间演化而改变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演化系统”(complexevolvingsystems)。

  科学技术系统创新运动是一个貌似无规则运动的有序性演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第一,多因素性。技术本身是各因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不等于各因素简单相加。各技术要素在技术系统中也不再是原来的因素,因素自身在技术系统动力下也发生了相变,或者说,技术性因素、实体性因素与知识性因素都具有了技术所拥有的整体性。技术因素的作用方式要受技术系统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的制约。第二,多层次性。尽管技术的各因素受技术系统动力的作用发生了相变,但技术本身却生成了一种稳定模式。技术的稳定模式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是由科学的技术应用与技术理论的层次性决定的。科学技术系统内有稳定的周期解,周期解内还有混沌区,这种结构无穷次重复着,具有各态历程和层次分明的特征,即存在有界性。第三,多变性。复杂非线性科学技术的创新过程本质就是经历混沌走向有序,因此具有混沌伸长和折叠的特性,这是形成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主要机制。伸长是指系统内部局部不稳定所引起的点之间距离的扩大;折叠是指系统整体稳定所形成的点之间距离的限制。经过多次的伸长和折叠,轨道被搅乱了,形成了新对称结构或混沌。

  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特征,因此,可对其运用复杂性理论进行管理。

  1转变思考方式

  牛顿力学是近代科学的典范,是近代科学建立的基础,牛顿力学是典型的决定性理论,是可测量和可预测的。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两次重大变革所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排除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测量过程的完全可控性。混沌理论的诞生打破了拉普拉斯决定论,被视为20世纪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第三次革命。混沌理论认为,非线性系统运动具有无穷大周期且始终限于有限区域、轨道永不重复的、性态复杂的运动,不可能无限精确和无限长时间地测量和计算连续变量。混沌理论解决了困扰牛顿(Newton)力学的三体问题,创立了研究n维相空间的不确定解的理论,混沌理论使人们认识到非线性系统演化既是决定论的又是随机论的。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只适用于那些宏观的缓慢的周期或准周期的稳定运动,然而,这样的运动实在是太少了。

  科学技术创新复杂系统倡导最重要的事情是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放弃机械论和宿命论,学会欣赏并应付联系、物力论(Dynamism)和不可预测性。因为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多因素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确实存在的运行模式(即现实存在)进行领会,即正视多元化存在,并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进行反应。为了使科学技术创新过程自我发展为“复杂演化系统”,有必要对学习、多样性和影子系统(Shadowsystem)观点的多元化进行鼓励。

  2并不是对每件事都需要进行控制

  科学技术对客观事物既进行决定论描述又进行概率统计论描述,这两种描述方法已经共存了几百年。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力学系统只要知道现在的行为就可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概率统计论认为,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系统的未来状态并不完全确定,需要用概率统计方法来描述。

  KAM定理很好地解决了决定论和概率论这对貌似矛盾的问题。KAM定理指出,保守系统有可积和不可积之分,可积系统的运动是规则的,遵循决定性规律,不可积系统表现出随机性,成为统计物理学的基础。对不可积系统,KAM环面包围着随机层,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少和扰动不大时,KAM环面包围的随机层测度极小而可忽略不计,统计物理学就不适用了,而应该应用牛顿定律。当不可积系统的自由度和扰动很大时,根据“阿诺德扩散”,KAM环面逐渐减少而随机层迅速扩大,系统只具有极少数的规则运动,规则运动变为次要的,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混沌运动,这时才能用统计物理学来研究该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近可积哈密顿系统,随机成分有限,导致不可积性的扰动项很小。在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系统处于混沌性态时,确定论和概率论随机交替作用,但确定论占据主流位置,基本能朝向希望的途径发展。随机成分确实存在但有限,因此,在复杂的非线性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应该相信混沌性态是貌似不规则的有序,科学技术复杂演化系统不仅反作用于环境,还会反作用于自身,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技术总会不断出现新的有序状态。

  3与环境共同演化

  复杂性理论借鉴湍流研究思路和方法,认为科学技术创新系统同时存在混沌子空间和对称子空间,两种性态此消彼长,不断和外界环境互动而发生转换。在湍流中规则运动包含有小尺度的混沌运动,在混沌运动中又包含着更小尺度的规则运动。这说明,科学技术创新系统是与外界环境紧密联系,并不断互动发展的耗散系统。

  科学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演化,这就需要时刻准备好对环境进行反应,凭直觉领会那些驱动科学技术创新变迁的环境模式,根据需要进行适应,而且随时准备抓住各种出现的机遇。科学技术创新系统的三种性态,稳定区域(墨守陈规)、不稳定区域(瓦解崩溃)和混沌边缘(变革栖息地)中,混沌边缘最适宜与环境共同演化。

  在混沌边缘,在一种“有限不稳定状态”下,正统系统(主流文化、结构权力等级体制)和影子系统(蕴藏矛盾、变化潜力的非正式组织)能维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张力。正统系统可以提供清楚的指导,对适当的结构和程序进行授权,以及抑制人员中的不安情绪。同时,影子系统可以激发观点的多样性,并且削弱正统系统的力量迫使它进行不断变革。这样,组织行为表征为耗散结构,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现实面前能以新的方式执行基本任务或者追求崭新的基本任务,组织的创造性和创新方面的潜能都展现了出来。

  4整体思考

  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非线性要求寻找整体模式来思考问题,并用整体的方式来控制创新过程,而不是试图控制每一个细节。整体思考是探索那些在不利的模式下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微小变化,并施加微扰改变系统运行轨道,避免蝴蝶效应。

  4.1建立连接

  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可逆的,事物的发展不存在演化;空间是平滑的、线性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关联,各自独立存在。复杂性理论认为,由于非线性的作用,时间的变化是单向的、不可逆的,既可以实现从有序到无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自组织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空间也不是平滑的,不仅存在整数维也存在分数维,整数维是分数维的近似和抽象。此外,通过考察系统中某一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序列,可以重构相空间,得出奇怪吸引子的维数。这表明复杂性空间的形成也反映了事物发展在时间上的积累。因此,在复杂非线性系统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将时间和空间看成一个统一体,系统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时空整体性的,任何因素在时间维度或者空间维度的变异都可能影响到其他因素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整个进程。而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复杂系统的动力机制下,似乎只能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联来得到了解。因此,科学技术创新过程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各种因素的时空关联,正是时空关联的模式决定了一个系统的表现。整个系统处于密切关联之中,并与他们的环境不断进行交换,与之共同演化。

  4.2适应复杂性

  混沌理论是关于非线性的科学,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线性只是非线性的特例。经典物理学的线性观,导致了事物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还原性。复杂理论的非线性观,是线性与非线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对立而统一的,前者是事物发展的暂态,后者是事物发展的更基本的更普遍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问题时应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复杂性现象时,用复杂性方法来处理将会显得简洁而有效,反之,采用简单性的方法来研究将会显得繁杂而无效并且得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例如,奇怪吸引子是很复杂的,它可以采用自相似和分数维来简单表示,但如果采用探究轨道的简单方法来研究将是得不到一条确定轨迹的。同样,在研究简单性事物时,如果采用复杂性的方法来研究也将是无效的。

  将多元高阶方程化简以便求解,即将复杂现象简单化是我们的思维定势。然而在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过于关注细节往往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在创造性思考时,复杂性思维是必要的。虽然复杂性思维可能不符合常规,甚至会引来混乱和困惑,那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受欢迎的。很多创新团队刻意追求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不可思议,目的是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不是被惯常的生活习惯所泯灭。最好的想法不总是来自高层,而且组织内的人都想事业有成,控制只是一种幻想,如果给予适当的扶持,每个人都有可能做作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4.3让过程成为进行时

  物理学中的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它们所揭示的是关于简单性事物的基本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可逆的,必然也是前因后果的。而关于非线性现象的复杂理论,由于存在奇怪吸引子,事物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导入吸引子,呈现出目的性。由于生物学、社会学等是关于复杂性现象的科学,因而也就是目的性的科学。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是基本的、暂态的,而事物发展的目的性是事物的最终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事物发展的目的性要通过事物发展的因果性来保证,而事物的因果发展必将会导致一定的目的性。

  物理系统,如天气预报是由有限的确定性定律来支配的,有可能观察到奇怪吸引子是怎样产生的。然而,科学技术创新是人类一项复杂的创造过程,受到无穷多个因素及大量随机因素的影响,奇怪吸引子似乎说明不了什么。由于人类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科学技术创新的行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解释。人类可以思考和学习,根据自身目的进行行动,而且能够反对及驳斥假定适用于他们行为的任何规则。因此,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情时必须要制定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的每一步则要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4.4复杂演化管理

  逻辑思维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强大思维武器,科学研究中所揭示的规律性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保证其正确性的。当然,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它往往能导致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混沌迷蒙的境地。根据混沌现象的长期不可预测性和遍历性,我们将无法通过逻辑思维一步步地走出混沌。因此,这时就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理论,而要大胆地猜测、冒险和创新,进行直接的下意识思维,然后再把中间过程联系起来进行逻辑思维来判断这种猜测的正确与否。所以说,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复杂性理论不是系统的,而是整体观的方法,它所强调的不是稳定性而是重视创造性与变革,追求的是“成为学习型组织”。当创新思维被非逻辑思维推向远离平衡态的时候,自组织过程会自然而然发生,它们可以产生更多的变异体并且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灵活反应。

  参考文献

  1AliOkasaoglu,TayfunAkgul.ChaoticMaskingSchemewithaLinearInverseSystem[J].PhysicalReviewLetters,1997(4)

  2H-JStockmann,QuantumChaos:AnIntroduction[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迈克尔·C·杰克逊著.高飞,李萌译.系统思考——适于管理者的创造性整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黄润生,黄浩.混沌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兴元.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周守仁.复杂性研究与混沌控制及其哲学阐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7弗朗索瓦·吕尔萨著.马金章译.混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科学创新论文篇2

  1.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时展的产物,因此,任何理论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性,主要解决那个时代的首要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弊端和社会问题纷纷暴露出来,“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些根本问题。主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主要回答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清晰的框架体系

  第一,科学发展观贯穿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不仅指导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渗透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论断和观点之中。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等。这些都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主要深入研究解决和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对这一中心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回答,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为其他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先导,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全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新课题,形成了若干创新性的新论断。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的系统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1.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社会主义向人的回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摒弃,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人本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提升,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将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一条最不容忽视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应是真正的“人的社会”。

  2.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目标。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3.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要求,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协调发展,揭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关系。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统筹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有一系列重要创新

  1.对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内容作了新阐述

  科学发展观倡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指出了发展不仅是物的GDP增长,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发展,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促进“五个统筹”,要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这就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完整的概括和论述。

  2.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根本目标有重要创新

  为谁发展?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出发点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正是这一回答,使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并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目标理论。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以人为目的,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强调不但要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更要注重发展的精神人文因素;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实际上矫正了我们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加了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向度和道德关怀。

  3.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的理论,就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友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明确了新的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的新认识,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更加全面和科学,更加符合时代特征。5.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论有重要创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分为三个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全面的社会建设理论,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而且还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6.科学发展观关于对外方针理论方面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后,进一步把这一理念推广到国际领域,鲜明地提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论断。中国需要并将坚持走对内和谐、对外和平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之路意味着中国将全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自己,同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富强的需要,也是中国根本利益使然。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和平、维护稳定、推进合作,构建和谐的世界。而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

  7.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公正性作了进一步强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一些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开始困扰我们。针对这些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建立社会发展的公正机制,着眼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协调,着眼于当代人和后来人的承前启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环境,缓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从制度上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保证每个人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机会,创造良好的追求公平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发展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体系。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发展思想都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有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又有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和创新;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G]//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科学创新论文篇3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始终面临着发展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向人们昭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于发展,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发展结果。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潮流的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19世纪中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抨击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并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作了全面的研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发展的动因、阶段、手段和形式。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它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一般规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突出了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既是物质、经济、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的结果,也是政治、文化、思想、精神等方面因素起反作用的结果。一句话,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和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围绕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二、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同志对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他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实践原则。党的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57年,同志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代替敌我矛盾已成为国内主要矛盾,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就为我们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实践证明,这些重大的判断和理论观点是正确的,对于指导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此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党坚持用革命的斗争的方法促社会发展的路线,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脱离国家实际,导致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停顿、滞后甚至倒退,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党和国家处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在“”结束后的重要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义无反顾地超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模式,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统领一切。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脉搏,认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更为重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发展放在首位,用发展来统领一切,中国人民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才能复兴,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而“不坚持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第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同志,其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他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早就将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定义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的结果如何,关键是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本质也是以最终达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这些闪光的思想超越了早期发展观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使我国的发展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第三,发展观应该是全面协调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制定的社会发展战略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这突出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统一观点中。如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面抓经济建设,一面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一面抓计划生育,一面抓人口素质的提高等等。可见,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第四,在全面发展的目标下,突出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同步富裕,其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邓小平主张中国的发展应是跳跃式、非均衡发展。从全局来看,在突破口的选择上,先农村后城市;在整体推进方式上,先经济后政治;在区域推进方式上,先沿海后内地;在发展途径选择上,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这种非均衡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要以富强、民主、文明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终极价值目标。因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遵循的根本价值取向。四、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同志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运用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发展的最终归

  宿等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志带领我们党和人民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从党的宗旨、任务和执政规律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要务”,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功能和地位,使我们党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理论在邓小平同志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扩充了新的内涵。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超越,不仅体现在创造更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上,还体现在创造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规定,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和最高价值追求。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可贵,积极参与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协定的签署,将可持续发展列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可持续发展观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关系上,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人类的长久健康发展。

  第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传统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却是以自然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国家,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转换发展思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

  五、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吸取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创造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和重大创新。

  第一,全面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唯发展经济为大。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全面而又统一的整体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而克服了以往的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的片面性。

  第二,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标志的协调发展观,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统筹区域发展,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做到经济、社会同步和均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力争外援,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第三,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扬弃,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不应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着想。

  科学创新论文篇4

  创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实践,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科学发展难题,靠改革创新思路构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党都围绕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创造性探索,从而形成指导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党的每一重大理论创新,都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对时代主题和历史潮流的分析判断上,由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拓展为“和平、发展、合作”三大潮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布局上,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上,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加快发展拓展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由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拓展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推进理论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新认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

  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多年来,人们往往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发展,甚至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这种发展观念虽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有其必然性,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必然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结果,甚至出现经济畸形增长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不协调局面。针对历史上曾有过的经验教训,同志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它不但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但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更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不但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但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根本动力的认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落脚点。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彰显了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使得这一科学理论具有了植根于人民的强大生命力。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建设道路的认识。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这种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惠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要求,处理好局部与全局、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真正构建起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永续发展。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重大关系的要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略的认识。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兼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发展,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引领实践创新

  伟大的实践催生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启迪人们用科学的思想与理念去研究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争取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党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国内出现的严重冰雪和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精神,举国动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灾害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针对国际上剧烈的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采取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重大战略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检验,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推进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根本源泉,就在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科学发展观也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健全其体系、丰富其内涵。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发展的新鲜经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惟其如此,才能保持其生机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发展的实践也才能达到新的水准和更高的境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创新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和提升。创新的理论,需要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和把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必须在转变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求实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着力转变发展观念,这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前提。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包含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精神实质,把握其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变一切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使以人为本、科学统筹、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等新观念在头脑中深深扎根,努力实现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

  科学创新论文篇5

  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这个观点在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已经得到了一致性的认可。同时,不少本科生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电子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科技创新训练与比赛项目,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升,也已经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广大中学生对于不少新技术与新知识都有浓厚的兴趣。通过笔者的观察与调研,发现对于“智能化穿戴”、“无线城市”、“比特币”等名词不少中学生也是耳熟能详,分析起来头头是道。现代的中学生,已经不仅仅只停留于听“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的故事,他们不少心中的偶像已经是“马云”、“马化腾”等这些创业英雄。因此,不少中学也顺势而为,积极创建了科技创新班级级,从而对中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进行正确的引导。笔者通过对多个中学的科技创新班级级实地调研,尝试找出创新班级级建设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进行分析,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对于科技创新班级,许多同学是充满积极性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迷惑,首先面临的是“做什么”的问题。有些同学觉得目前创新班级讲的都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以及关于这个班的一些概况,感觉还是有些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将来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希望尽快开始正课,讲些具体的东西。也有些同学提出少些理论,多些实际操作;少谈些物理、化学有关的东西,多谈些理性思维、唯物思想。同学们普遍希望注重实践,能自己动手做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东西。事实上,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创新意识上还是很薄弱的,更多学生关注参加创新班级对学科的帮助。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知道,科技创新班级与以往的学科竞赛班(如数学竞赛班、物理竞赛班、生物竞赛班等)不一样,也不是过去人工劳技课的范本,必须是将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以及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标”展开的,通过学习应用型科学前沿知识,并通过老师指导来完成生活化的创新成果介绍展示、小发明、小制作等,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中学生班级建设科技创新模式

  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以后,接下去面临的就是“怎么做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获得知识,不少中学也在科技创新班级实际建设过程中想了不少好方法。有的中学创新班级注重科普性教育,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为一周的科普宣传活动,如举办科普小报展览、组织科幻小说展评、科幻绘画评比等;学校组织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科技节”,以“探索、发现、创新”为主题,以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幻绘画、创新方案设计等为主要内容。有的中学创新班级注重经常性的科技考察和探索活动,学校往往会利用节假日组织创新班级学生去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技考察,增长学生的见识。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学创新班级建设的有益尝试,但笔者认为这样可能还不够体系化。通过与多个中学的认真调研与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一种中学科技创新班级建设模式,即一种以课程引导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师资力量、培训教材与培训教具构成创新的客观条件,而学生则成为创新的主观因素。通过这种模式,学生不再只是听与看,而是有指导规范的“动手”。而这些“动手”实践活动,也不再是普通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而是将学科知识、高新技术与日常生活常识三者有机结合的创新产物。教师在指导这种创新班级时,也不再是随心所欲,而是完全遵循一个指导体系,其模式可类似于“乐高机器人”培训教程,而所授知识又比“乐高机器人”课程更广泛、更贴近实际生活。同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一个完整的培训大纲对于创新班级级建设尤为重要,但这恰恰又是当前创新培训过程中最为紧缺的。如何设计培训大纲,将是当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中学生科技创新师资力量的构建

  在中学生科技创新班级建设中,师资力量的建立是核心。笔者也通过实际调研,试图设计一个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活动项目进行有效指导的专业团队建设模式。专业团队建设的教师来源应该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中学生创新项目的课题是学生依据兴趣和一定的知识基础而产生的,项目要顺利完成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团队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而从目前的师资力量来看,仅一到两位老师无法很好完成指导工作,这就需要一个专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团队的老师可以来自不同学科,组成指导教师数据库。学生根据自己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选取一位主要指导老师和1~2位其他指导老师,每一个项目同时有多个指导老师指导,但由一个主要老师负责。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这些指导老师所熟悉的专业领域以外的问题,学生也能顺利地在数据库中找到其他老师予以解答,使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项目的创新中。学校成立创新活动项目指导委员会,由校长总负责,成员囊括各学科老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制作、调查、考核等事宜。设计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题目。学生在自主选题的前提下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这些题目。同时,必须设计一个能推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指导教师应全程跟踪学生创新活动项目的指导,适时组织交流,进行检查,引导敦促。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小组团队学习与合作协同等情况对创新活动项目进行成绩评定;在指导教师激励措施方面,应把组建教师团队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应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建立和规范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竞争机制,启用具有综合素质的全能人才,是当今社会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其次,适当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教师工作的进取意识,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在内心深处增强一些危机感,从而使工作更有效。避免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岗位上出现不思进取、混日子的现象,所以推行竞争机制对己、对学校、对教育都有利。

  2.量化目标责任,推行激励机制。可以说“量化管理”是当今各种各样管理的最时髦的名词。而“量化管理”、“课节工资制”类似于南方大多数企业所施行的“计件工资制”。“课节工资制”符合当今“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学校作为教师参与竞争的平台,就不可能离开各种目标责任的量化。以考核积分的办法来评判参与竞争的各方,是目标量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具体操作环节要充分考虑到要为全体教职工提供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要彻底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死工资”的陈规,使整个管理工作程序更趋完善合理。

  3.要加强领导,落实监控措施。学校拿出专门时间,集中讨论研究审批各单位、各学校的改革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在此基础之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监控方案及措施。教师管理模式的改革决不能流于形式,教师的竞争意识亟待强化。应该看到,创新能力大赛有别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需要的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包括创新理念、多学科合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本专业的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负责创新班级级的教师也需要培训。为此,也希望能通过外聘教授对负责教师进行培训,使本校教师也能够参与到学生的授课中去。以外聘教授对负责教师的培训,不使负责教师仅仅只是带队教师,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创新班级,这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某个学部的事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授课场地的准备、外聘教授的联系,需要多个部门协作进行,使创新班级学生的学习、培训能够常态化。

  四、校内培训模式与校外培训模式的讨论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由于对创新能力大赛的了解不够,在学校里参与的学生不是很多。现在的学生更多的关注比赛本身对高考、对前途有没有帮助,而对政策的不了解也使大部分学生没有参赛的想法;对于新事物的陌生感也使学生对校外的培训机构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同时去校外培训也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也会影响学生的在校管理。学校出面组织学生去校外培训学生是能够接受的。学生不大会直接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去参加培训。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更希望把培训体系设置在校内。学校利用各种资源,把校外的专家请进来给学生做讲座。一是能够方便学生,避免学生的培训与正常科目在课时上产生冲突,而影响参赛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二是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现在学生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学生外出培训,交通安全是一大难题。高中阶段学生管理是半封闭式的,出于对学生安全负责的考虑,上学期间无特殊情况不得外出。培训体系设在校外对于学校管理学生外出也会带来不便。学校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需求。而创新班级与选修课相结合,一来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二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符合素质教育轻负、高效的理念。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更希望能够把培训体系设置在校内,促使学生、学校共同成长。

  五、结语

  科学创新论文篇6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学发展观;作用领导者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思维品格,是一切创新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于能否正确履行领导职能,垒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犹为重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干挑战。

  一、创新思维重要性概述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把握其内涵。从非本原性的维度进行考察,创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创新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离开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固有思维模式会潜在地但却顽固地以原有理论为版型,把新理论的蓬勃鲜绿剪裁殆尽以把它纳入原有理论的旧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产生的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来理解它的。他们说,讲生产力没有谁比马克思、恩格斯讲得深刻,讲文化没有谁比列宁讲得透彻,讲为人民服务没有谁比讲得精到。言外之义就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创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无新意。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因为他们为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桎梏而无法触及新理论、新思想的内核,犹如乞丐想象皇帝的生活就是每顿都能吃到烧饼一样。当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少数人也存在着类似状况。把“第一要义是发展”理解为“第一要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为“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等等,不一而足。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意义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出在思维方式上,即没有能够掌握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致使充满创新精神、富有新意的“新话”也被说成了老腔老调的“旧话”。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思维是能否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的思维方式,还是决定能否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领导科学研究表明,同一项决策由不同的人来实施,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一项不完善的决策,若由富有创新精神、意志力坚强的人来实施,也能在实践中弥补其不足,进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离不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的创新性至少反映在两个层面: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妥善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等。在发展问题上,用何种方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拿出不同的举措。这些决策和举措在优劣的层次上有上、中、下之分,犹如棋手面对同样的棋局,有的走出的是令人惊叹的妙着,而有的下出的却是令人扼腕的臭棋。“棋差一着,蹩手蹩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领导者有无创新思维品格,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二、领导者品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因而有受动性、滞后性的一面;但又因为人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又有能动性、超前性的一面,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三代表以及科学发展的延伸。

  2.1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势所支配。思维定势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势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势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2从一般思维中创新

  创新性思维不是离开一般思维的“天启”思维,而是一般思维形式的共组。首先,创新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没有漫长而且有耐心的演绎推论,就没有丰富的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在领导者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的桥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于创新同等重要。只运用发散思维,不重视收敛思维,就会胡思乱想,一事无成。只运用收敛思维不重视发散思维,则会因于成见,难干创新。在领导活动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靠运用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的思想方法,这就必然要打破现成的框架,冲破传统的约束。当前,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这是一项前人未为、他人未试过的事业,需要我们艰苦探索、勇于创新的事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的事业能否发展,能否加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者的创新思维。思维创新,事业常青!

  科学创新论文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城市品牌创新

  一、城市品牌创新的内涵

  1、城市品牌创新是城市竞争力的表征

  品牌创新是指,品牌在竞争性市场中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品牌更有效地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整体形象特质。城市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的难以模仿的资源能力,如物理的独特性、路径依赖性、因果的含糊性、经济上的制约性等,品牌产生于城市与受众相互信任、忠诚的关系中,是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品牌具有难以模仿、路径依赖和因果模糊的特征。另外,品牌作为技术素质与产品品质的综合代表,既是竞争的结果,又是竞争的手段,不仅表现在产品层次上,而且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和表现,具有地域性、关联性和有效性,能够整合城市资源、降低成本、吸取与集聚生产要素,给受众带来独特价值和利益的功能,可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因此,通过品牌创新的提升,可以推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城市品牌是城市个性化的沉淀,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所引起的受众偏好的重要识别特征,是城市在长期的经营或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系统合力的体现,对城市受众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而长远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受众的生活质量,体现了城市的生存能力,并可以带动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最终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城市自身角度来看,好的城市品牌既能为受众带来信任和满意,又可以把城市现有价值经营成未来的资产,能为城市带来增值的市场和价值,这已经成为赢得受众忠诚、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城市品牌既是城市的性质、名称、历史、声誉以及承诺的无形总和,同时也使目标受众对城市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联想,既是城市个性化的表现,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增益和城市精神的塑造,可以实现受众、城市、社会三者关系的协调发展,综合体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2、城市品牌创新是城市定位的依赖路径

  城市定位主要由定性(城市性质)、定向(发展方向)、定形(城市形象)、定量(城市规模)四个方面组成,涉及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及空间区位关系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三个层次,决定城市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历史背景、经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现状、城市人口与经济规模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关联情况等。城市定位在中心战略上,着重的是发展目标;明确定位,有明确的竞争力城市作为战略参照物,识别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选择一个有利的定位,采用相应的保护性策略;独特而准确的目标定位具有城市竞争优势。城市品牌创新着重培养城市独特的竞争力,没有战略参照物,关注的是自身过去成功模式;战略步骤上,积累战略资源和培养核心能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机遇情况下,运用独特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进行争夺;独特、不易模仿的战略资源和竞争能力是城市的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品牌创新是城市定位的依赖路径。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城市品牌创新特征

  有什么样的城市创新观,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战略,就会对城市的创新实践产生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影响。科技部信息研究所、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联合课题组最近公布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出从品牌建设投入能力、品牌发展环境和品牌竞争力三个方面对城市品牌创新能力进行评测。这个主要针对城市范围内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等进行的城市品牌创新评价,是一种量化的技术指标体系,从战略高度来看,城市品牌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品牌创新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就是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体现在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的和谐演进,城乡、代际公平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城市可待续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实现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它包括城市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系统,具有区域性、综合性与层次性。其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城市可持续发展,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是城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城市品牌创新理念

  当前,城市品牌建设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四位,可是在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公布的2004年-200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仅排名第44位。这其中自主品牌匮乏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品牌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品牌发展环境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等,又包括品牌竞争力如品牌数量、知名品牌数量、品牌知名度等。城市品牌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做出努力。

  1、人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是科学城市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目的。城市不仅是建筑、交通、生态等系统在空间上的构成形式,而且更主要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构成。城市的任何部分离不开人,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其实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城市是人居环境,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价值之一。城市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取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的“人”不仅包括原城市居民,也包括外来人口,不仅包括富裕较富裕居民,也包括相对贫困居民,还有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的弱势群体。城市本质是由人的需要驱动,是城市环境与人的互动协调关系。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城市不断演化的过程,也是人的需要结构层次随社会财富增加变化的过程,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满足人的终身需要,不仅要保证人的衣食住行,而且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城市的发展还要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在城市的发展中,带动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并构建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2、协调思想

  从城市内部而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以增长取展,以破坏换取建设。目前,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物轻人,只求增长不求发展,只求利润不求公益,“视觉污染”严重,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固体废气物、水污染等增多,破坏了城市发展的基因以及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问题。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才能有实力有后劲,没有协调就不可能有未来的持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还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任何片面强调或突出某一单一指标的行为都会影响协调,影响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人居环境,城市空间应该是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空间。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指导的城市经济中,生态环境对成为竞争中取胜的绝对性要素,这是一种战略性资源。科学城市发展观强调城市发展既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资源承受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强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科学城市发展观强调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就是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既注重经济效益和当前利益,更注重社会效益和长远发展;既充分开发经营资源,更强调永续利用保护,从而实现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最大的政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选择。

  从城市外部来看,城市的发展,是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实施以城带乡战略,以中心城市的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发展规划,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城乡规划编制的指导方针,统领城乡建设的各项规划,使各项规划的内容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处理好城市扩容与提质的关系,在城市容量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应以提质为主,适度扩容,防止粗放型的城市建设,防止城市发展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在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的同时,切实加强县(市)城区和小城镇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中心镇、边贸镇、旅游镇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城镇发展体系。

  3、系统评价

  城市以往发展的不协调,大量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出现,与对GDP的片面追求及与其相应的干部考核标准分不开。如果能够设计一个新的更有利于城市发展的评估标准体系,以代替单纯的GDP,无疑可以有效地遏制城市发展中的偏差。牛文元教授提出,要用五大绿色标准来衡量干部政绩:看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改善了没有,能源资源消耗速率下降了没有,区域生态质量改善了没有,社会经济是否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成果巩固了没有,环境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水平达标没有。新的政绩观,必须淡化单一对GDP增长数量和速度的追求,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注重三大文明的整体推进,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建设部对城市管理、建设和规划的评估标准则包括:供水、污水处理、排水系统、园林绿化、城市中心区绿化、城市绿量、生物多样性、燃气、能源、公共交通、垃圾处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等。这个十分全面的评估系统,为从技术上解决目前存在的城市生态设施、基础设施双缺乏的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对防止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推动城市步入全面协调的发展轨道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农业发展研究报告[M].内部资料,2003

  科学创新论文篇8

  [论文摘要]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在生活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以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对所设置的教学问题必须具有趣味性、新奇性、生活性、开放性和适宜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提出一些问题,透过圆形金鱼缸看鱼,鱼会变大,筷子斜插入水中,侧面会看到筷子在分界处弯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会产生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首先在教学中要狠抓“双基”的落实,让学生学透知识,练实知识,用活知识。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克服定向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变通能力,对于一个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注重解决问题的唯一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中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开放的,多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习题教学中要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同解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例如,有这样一道开放题:现有一杯纯净水和一杯食盐水,仪器不限,用那些方法可以鉴别它们,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和交流,利用密度、浮力、蒸发结晶、凝固点、导电性等知识,同学们得出了10多种方法,并用实验加以证明,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有一重为10斤的一个瓶子,用手拿着不动。手与瓶子的摩擦力为多少?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此时,瓶子与手之间的摩擦力是否增大。一般的学生会认为摩擦力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这是一种定向思维。如果用逆向思维去分析瓶子的状态未变。即静止(受平衡力的作用)f=G,就不难理解。通过这些思维方式的训练和解题的指导,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从实验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科学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每个科学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标。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对每个实验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观察和观察什么?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内容。例如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教师提出让学生观察水在沸腾前后实验现象。实验后有的学生就观察到沸腾前气泡上升中变小,消失,沸腾后气泡会变大,破裂,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又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指导学生观察:当金属盒中的橡皮膜在不同深度,不同液体,不同方向时,分别观察U型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使学生掌握实验观察的具体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重点观察法,全面与重点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不管是实验还是作业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观察,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出一些问题。三、注重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阶段的实验大多数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用人为控制的实验条件去验证这些结论,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探索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让学生按照探究的过程进行,在实验中强化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在这个实验中,最难的是电路的设计,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独立设计——小组讨论合作——各组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补充。整合完成设计的方法,让学生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通过评估与交流,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加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始时,可先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2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并且闭合任一只开关都能使灯泡发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采取少给器材,设置故障电路,把仪器调乱,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解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实验误差,改进实验等。又如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除按教材上的方法外,教师可提出问题,用一只已知阻值的电阻代替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设计实验,然后教师再深入引导学生。如果在这个实验中,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时,怎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造能力

  科学创新论文篇9

  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您提供论文: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内容如下: 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 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您提供论文: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内容如下: 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

  科学创新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观察技术,科学思维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在科学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内化并形成遇到类似观察难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观察技术的不断创新。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揭开一个未知的世界,这种全新的领域开拓,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作用是很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方向 发展趋势

  有关言论认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进步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发展,同时也使得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新的发展纪元,因而二十一世纪人类追求的将是更为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享受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可以提升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进而面对全球经济时代背景下更为严峻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竞争形势。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背景

  该学科的历史发展研究要回溯到上个世纪初,自计算机出现之日起,就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挑战,而且在很多的领域当中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这一学科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内开设,主要学习有关计算机技术发展方面的内容,并且要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旨在能够培养高尖端型的技术人才。

  二、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要说三十年以前,人们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使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然而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了,而且现代人的生活也离不开互联网络,很少有人能够脱离计算机科学技术而生活,现代化的工作办公离不开计算机,学习绘图、动画制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电子支付软件的出现,更是方便了人们出行、购物以及生活,在学校教育中,已经采取了计算机电子化教学的方式,学生在家就可以听到老师上课,还可以通过一些通讯软件来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有人们居住的小区,都采取了电子化的进出模式,大大提高了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也方便了对人们居住环境的管理,因此,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的一种表现,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一定是向着更加利于人类生活化而发展的。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得以发展的因素

  该门技术得以飞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随着全球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得到了非常广泛性的应用,自上个世界初以来,人类不断揉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到这一学科的研究当中,希望能够提高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说,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了,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计算机应用的影子,因此对于该学科发展的研究也在日益发展变化,越是复杂的行业就越是需要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对于计算机内部系统结构中的软件、硬件发展也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创新出新技术发展,才能够更加满足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需求,不过不能够及时开展该门学科的技术发展,必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人类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性发展,使得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中及时地了解想要获得的信息,在获得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完成了数字信号的转换功能,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新技术开发研究的时间,使得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变得更为地迅速。与此同时,许多新型的有关计算机的发展理论也在不断地研究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理论内容的发展也需要通过技术的实践发展得到证明,新理论的提出需要新技术的支持,并且引领着今后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说,光盘、U盘的开发就已经完全取代了上个世纪末期出现的软盘,新处理系统的产生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

  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许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要通过许多行业领域的共同支持才能够完成,而且还渗透在每个行业领域里各项工作内容上面,促进各个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又反过来引领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现代化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只有自身技术提高了,相应的竞争能力水平才可以跟着提高。不过,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素并不只是单纯的一方面,而是由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综合性发展所造成的,同时也是社会的发展在推动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前进的脚步。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高效率

  从发展方向的角度上来看待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技术水平能力只能是越来越高,效率越高,发展越快。速度,已经成为了制约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特别是以计算机处理性能为标准,需要对电子集成电路进行更好的研究开发,让计算机的处理器能够满足人们更高的处理需求,也就是让计算机能够有更高的处理性,完成信息的处理工作,过去老旧的计算机处理性能水平大多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存储的需求,存储空间小,运行空间小,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使用,就必须要从计算机的处理性能上面入手,不断提高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计算效率以及计算的准确性,对于老旧落后的生产技术进行淘汰,尽量避免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计算机“卡机”、“死机”的现象,要给人们提供方便而不是增加负担。

  (二)广泛性

  未来社会人们能够使用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因而具有广泛性的应用方向特点,比如说苹果公司新出Apple Watch苹果手表, 这款智能化手表的出现就意味着人们生活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走入到了我们身边,并且融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代产品的出现,代表着它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设计更加精密,功能更为强大,内置的处理系统UBER更是可以直接实现远程控制,实施远程监控等功能。还有很多广泛性应用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能说,未来世界一定是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所领导的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将会变得更加地普遍和广泛,让全民都可以享受到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

  (三)人性化

  人和机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人是具有感情的,具有思维,具有人性化和智慧的生物,计算机是一种机器,它所运作的原理完全是依据程序化的技术模式,机器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冷冰冰的,但是人们并不喜欢冷冰冰的东西,人们比较注重人性化的感受,因此,人们要求现代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一定要有人性化,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感到人性的价值和温暖,要将计算机数字处理系统同人性进行融合,希望计算机也能够出现人类的思考方式,实现人机沟通,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这台计算机是一台可以和我们进行对话聊天的智能型计算机,它应该具有人类的思考能力,这样它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一)更专业化

  电子计算机智能高度发达之所以像现在这样发达,是因为关于应用板块的设计上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展,而应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一定会是更加专业化、细化的,例如说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平板电脑,就是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成为掌上电脑,不仅实现了人们对数据处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随身携带,增加了各种设备读取软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技术整体发展水平。而在外部插槽技术研发中,使得PCI技术的使用表达有着更高的扩展性和实用性。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比如说机器设备,收银设备等的研究都要分门别类,而针对家用电器终端的使用上面,人们可以设计一种家庭化模式的计算机处理体系,在计算机处理中心当中,实现综合化发展,让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专业化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二)更智能化

  在人工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发展中,以智能化机器人的出现为例,开拓了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综合性领域,人们可以在家中向机器人设计应用程序,让机器人打扫卫生,或者刷碗等工作,这种智能化的机器人将会是未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挑战,智能化的机械运作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取代着人类手工的劳作,在提高工厂生产率的同时,也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提高了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保护性。现如今,智能化的生产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完全在工厂生产中得到应用,成为生产劳动的主力,因而未来一定会朝着更加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创新,还可以全方位地开展家庭联网系统,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家中的各种电子设备进行控制,并且对其进行实时性的监控,及时地了解到家中电子设备软件的应用情况,让人们在路上就能够控制家里的电饭锅和空调的运行。除此之外,通过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开展,还可以实现对某些电器软件的智能升级,更新处理系统,改进使用方法和使用手段。抛开生活和生产而言,计算机技术应用最为尖端的项目应当属于航空航天领域了,通过智能化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人类已经实现了登陆月球,已经冲出地球,走向了宇宙,而且机器智能人类甚至是登上了火球,这些计算机技术的实现无一不是在证明人类智慧的发展,智能化电子机器人的发展,开辟了人类视野,未来更加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一定会带领人类继续走向未知的领域探索。

  (三)多领域化

  就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状况来看,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会向着多元化融合的领域方向上进展,在多元化,多领域化融合的过程中,将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随着电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应用,人们所需要的技术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可以说,当今社会计算机电脑已经是必需品了,人们加更难脱离计算机以及互联网进行生活,在多元化宽领域的发展中,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已经不再单纯地停留在电脑上了,而是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同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进行了高度统一,人们可以在手机上就观看视频、图片并且和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现代人们家家都有一台智能电视、一部智能手机,而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未来将会实现电视、手机以及计算机一体化发展,将三者融为一台电子机器,在这台电子机器中融合了多领域化的发展特点,让人们在这一台机器上面,就可以自由地掌握社会各行业领域的信息,在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而且这种小型的电子机器设备还便于携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且向着宽领域的方向发展,融合了更为宽层次领域技术。

  (四)更品质化

  与过去人们生活追求不同的是,现代人们更加愿意追求高品质化的计算机技术生活,享受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的计算机技术体验模式,对于品质化的追求可以体现在人们对于苹果公司所出品的手机、电脑的追求,苹果计算机技术风靡全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所追求的高品质化生活,苹果计算机的处理系统有着高效的处理能力,就比如说和其他的Windows处理系统相比,苹果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要远远高于普通计算机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所以人们宁愿付出更高价钱来享受更为优质的服务系统,举这个苹果的例子主要是想说明,现代人们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求,人们更加追求的是品牌,是品位。倘若苹果公司不能够保证每年创新出一台更加富有品位化的产品,就将会被这个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市场所淘汰,而我国在这一方面一直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向外国的公司进行学习,了解到世界最为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找到国内技术中所欠缺的地方,找到当前发展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学习美国、韩国的先进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保证计算机应用软件发展速度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优质化的操作系统。

  六、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是当代人民生活中无法分割的重要部分,对于该项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也已经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话题,此项技术在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转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人们对于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对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中,希望计算机技术能够更加专业化,把每一项计算机处理系统设备都能够处理地更好、更加完善,同时还希望能有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让计算机技术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生活特点和生活习惯,让人们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能够感到更加地亲切和舒适,要从全方位、多领域的角度上开展此项技术,进而让人们可以追求更加品质化的优质生活,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凯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侯国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3]高飞.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5.

  [4]马维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但统观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主要向着“高”、“广”、“深”三个方向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向“高”度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的主频上,随着主频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会越来越稳定,速度会越来越快。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制出能集成超出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不止使用一个处理器,可能会用到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处理器,即并行处理,截止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性能最高的通用机就采用了上万台处理器。而专用机的并行程度又要高出通用机,其关键核心技术是操作系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高效能的使很多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实现处理机间的高速通信,另一方面是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计算机,并使之互相配合、协调工作。

  第二,向“广”度发展。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成为个人常用之物,可以说人手一台。向“广”度发展指网络化范围的扩大以及向各个领域的逐渐渗透。到那时,计算机就会无处不在,像现在的发动机一样,应用于所有电器中,你家里的电器不管是冰箱、洗衣机还是笔记本、书籍等都已电子化。说不定多少年后学生用的教科书也被淘汰,被和教材大小一样的笔记本计算机所代替,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查阅、记录所需的资料。有人预言未来的计算机如此普及价格就和买一本书一样便宜,还有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可以扔掉,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日用品。

  第三,向“深”度发展。即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比如说,如何把网上丰富的、有用的信息变为己有,如何使人机更好地互动等,这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研究的的主要课题。所谓人工智能,即计算机的智能成分占主要,会具备多种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到那时,人们可以与计算机自由交流,用手写字输入,甚至可以用表情、手势和计算机沟通,人机交流方便、灵活、快捷。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交互设备也已经发明出来,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方面。同时,信息将实现永久性存储,百年存储器正在研发当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高速计算机

  近年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通过空气的绝缘性来大幅度提高电脑运行速度的新技术。由纽约保利技术公司研究人员发明生产出一种电脑中使用的新型电路,这种电路的芯片之间是由一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进行连接的,而组成这种“胶滞体”的物质中有90%的成分是空气,众所周知,空气恰恰是一种不导电的优良的绝缘体。经实践研究表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与晶体管或芯片之间信号的传递速度有直接关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硅二氧化物导线”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吸收掉一部分信号,因此延长了传递信息的时间。而保利技术公司研究制造的这种“胶滞体导线”,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吸收任何信号,所以它能够更快的传递信息。除此之外,这种导线不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电耗,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无需更改计算机芯片,可直接安装,最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度。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线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排出电路生成的热量。为此,保利公司迅速组织科研人员,针对这一缺陷进行创新改造,终于研究出一种“电脑芯片冷却”技术,即在计算机电路中置放许多装有液体的微型管道,用以吸收电路在工作中形成的热量。电路开始发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微型管中的液体汽化,汽化之后的物质逐渐扩散到微型管的另一端,会重新凝结,顺流到微型管底部,从而达到吸收热量、有效散热的功效。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太空失重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功,“空气胶滞体”导线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计算机的使用中,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超微技术领域的生物计算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物计算机就已经投入研制了,这种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生物芯片,由生物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合构成。在这种生物芯片中,信息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其运算速度快的惊人,几乎相当于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十万倍,且具备强大的储存空间,而其能量消耗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这种生物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自我组合而合成新的微型电路,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具备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生物计算机。例如:这种计算机可以通过生物自身的调节作用自主修复出现故障的芯片,甚至能够模拟人脑进行思考。1994年,美国首次将生物计算机公诸于世,随之公布的还有模拟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逻辑运算,并提出了解决“虚构”的七座城市之间路径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前不久,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多名计算机专家学者就曾经齐聚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联名呼吁计算机科技应向生物计算机领域努力进军。根据现在的生物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预计将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就能检测、处理、储存、分析、传输数据信息的分子元件。现阶段,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在生物超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实现了部分突破,制造出了超微机器人。而科学家们更长远的计划是让这种超微机器人变成一部微型生物计算机,从而在生物体内取代某些人体器官,完成血管、内脏等器官的修复作用,并杀死病毒细胞,使人类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三)以光为传输媒介的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是一种以光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电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特点:光的速度有目共睹,这是电子计算机永远无法比拟的,并且光速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偏振特征,大大提高了光学计算机传输信息的能力;光的发射根本不需要任何导线,即使发生交会也不会造成干扰;光学计算机的智能水平也大大高于电子计算机。可见,光学计算机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计算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以及各个科研机构,就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以研发“光脑技术”。其中,由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组成的科研队伍研发的光学计算机成果显著,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了一千多倍,而且准确率相当高。除此之外,有些超高速计算机只能在低温状态下运行,而光学计算机不受温度的限制;光学计算机的存储量超大,抗干扰能力超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光脑具有与人脑相似的特性,就算系统中的某一元件出现损坏,也不影响运算结果。

  (四)含苞待放的量子计算机

  计算机专家已经根据量子学理论知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了4个“锂离子”量子的缠结状态,这一成果体现了人类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上已经更上一层楼。

  (五)应用纳米技术的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正在研制一种连接纳米管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连接的纳米管可用作芯片元件,发挥电子开关、放大和晶体管的功能。专家预测,10年后纳米技术将会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应用的一部分。纳米计算机体积小、造价低、存量大、性能好,将逐渐取代芯片计算机,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几点浅薄认识和看法,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2

  [2]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3]文德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5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 现状 发展方向 趋势

  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算起,计算机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且其在缩小性、运算速度、开发成本上均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计算机的应用逐渐迈入多元化,无论是在工业领域、教育领域、军事领域,还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均设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论述,来对于未来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方向把握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概述

  当前,计算机的应用趋于普及,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人们对于计算机的运用越来越多,计算机开始成为一种支柱性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计算机应用的综合化、专门化特点也逐渐凸显,如智能化家用电器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某些经济政策的发展。此外,以使用人群不同需求为依据,各种笔记本、台式机不断诞生、更新及改造。可以说,当下的计算机与技术发展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大方向

  如图 1 所示,为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世人所瞩目。结合其发展现状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大方向。

  2.1 更加高效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稳定性和速度必将进一步提升。就英特尔开发研制的微处理器来看,晶体管的集成已超过10亿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一台计算机课使用并处理更多的处理器。具体来讲,即包括: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更加高效,使处理机间的通信更加高效。计算机管理更加高效,实现其间的协调配合。

  2.2 更加广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更加广泛,从而逐渐将网络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可以想象,若干年后,也许学生的书本都被计算机所代替,计算机的价格将十分便宜,甚至会出现一次性的计算机。归结来讲,未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使用的便利性和频率上将会不断提高,从而同人们的生活更加密不可分。

  2.3 更加深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深入发展主要指的是人工智能。在对人工智能的不断研究中,人机交流将更加快捷、灵活、方便。且同时对于百年储存器研发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说,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将进一步拓宽现有功能领域,来实现更为优秀、全面的现实应用。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具体发展趋势分析

  3.1 出现高性能的新型计算机

  随着硅芯片技术的不断成熟,硅技术也在开发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国际上,对于量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的研究被纷纷提到日程上来。第一, 量子计算机。 如图2所示是硅芯片上16个量子位的光学图,可以说,硅芯片技术是量子计算机发展的基础。量子计算机是在遵循量子力学规律的基础上的物理装置,能够进行逻辑运算、高速数学运算及量子信息的储存与处理。相比于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在计算速度、数据存储方面均有着大幅度的提升。且在安全性、安保体系等方面,量子计算机具有着传统计算机难以比拟的优势。第二,纳米计算机。同量子计算机一样,纳米计算机的实现也是以硅芯片技术为支持的。所谓纳米计算机,就是运用纳米技术来制作计算机芯片,从而出体积极小的内存芯片,仅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该类型计算机在计算时只存在非常小的能量消耗,甚至可以忽略,且相比于现有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的性能要高出许多,总体包括造价低、体积小、性能好、存量大等。第三,光子计算机。其是以光子来进行数据的计算、传输及存储的,是传统计算机基础上光子对电子的更替,即由导线互联向光互联的转变。光子计算机的出现是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巨大变革,光硬件将取代电子硬件,且在运算方式上,也成为光运算。就光子计算机原理来看,不同数据用不同波长的光进行代表,实现了对计算量大、复杂度高任务的快速处理。

  3.2 出现智能化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的突出特点就是智能化,其设计结构十分独,通过新平行处理技术的采用,实现了计算机系统中对多个数据、多条指令的同时处理与执行。上述这一特点的存在,使得超级计算机在运算速度上要大大高于普通计算机。同时,一般情况来讲,超级计算机中大量处理器的运行时并行的,其能够轻易完成普通服务器或计算机需要大量时间完成或无法完成的计算。在尖端技术领域当中,运用超级计算机可进行模型推演或数据分析,只需通过计算机运行就可对一些实验进行模拟。此外,因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同人类大脑十分接近,故在人们生活领域当中,超级计算机能够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诸多便利。如在动画制作中,运行超级计算机来达到绚丽夺目的视觉效果等。

  3.3 网络发展更进一步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8 年到 1986 年的 ARPAnet 阶段,这是美国的研究以及试用阶段;第二阶段是从 1986 年到 1995 年的 NSF 网络阶段,该阶段是美国互联网科研应用阶段,计算机联网以及互联标准化问题得以解决,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式被提出;第三阶段是从1995年开始至今的计算机网络商业化发展阶段,这也是国际化联网快速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的影响波及全球。要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明确网络的分类方式。在此,笔者详细介绍两种网络分类方式:第一种,以网络地理位置为划分标准,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以及广域网,其中,局域网和广域网是重点,局域网是其他两种网络类型的基础,广域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Internet。第二种,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络、环形网络以及总线型网络,此外的树型网、簇星型网等类型网络都是建立在以上拓扑结构基础之上的。

  四、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未来,是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发展趋势,随着具体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也必将随之改变。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保持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上升的良好势头,上述内容所提到的具体科学技术必将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文明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蔡钦,浅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6)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遥感技术 环境科学 应用 3s一体化 发展趋势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性同步信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遥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从陆地的土地覆被变化,城市扩展动态监测评价,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估算,生物栖息地评价和保护,工程选址以及防护林保护规划和建设。到水域的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环境变迁分析,海面悬浮泥沙、叶绿素含量、黄色物质、海上溢油、赤潮以及热污染等的发现和监测,珊瑚和红树林的现状调查与变化监测,堤坝的规划与水沙平衡分析,水下地形地遥调查以及水域初级生产率的估算。再到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大气污染范围识别与定量评价,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参数化,全球水、气和化学元素等的循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等,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系统。

  一、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

  (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0.65~0.85微米。

  (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1.55~1.75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1)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25~30千米的平流层中,对0.3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2.74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11o83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如用7.75~13.3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

  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利用周期性气象卫星图可监测沙尘运动,估计其运动速度,及时预报沙尘暴。通过卫星资料可及早发现森林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比例图片可用来调查城市烟囱的数量和分布,还可以通过烟囱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其大致高度。应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微密度分割,建立烟雾浓度与影像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可测出烟雾浓度的等值线图。

  (3)有害气体

  彩红外相片可监测有毒气体对污染源周围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情况,通过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一般污染较轻的地区,植被受污染的情况不宜被人察觉,但其光谱反射率却会明显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灰度的差异。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能强烈反射红外线,在彩红外相片上色泽鲜红明亮。受到污染的叶子,其叶绿素遭到破坏,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彩红外相片颜色发暗,如白蜡树受污染后呈紫红色,柳树呈品红色略带蓝灰色。

  (4)气候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辐射收支和臭氧分布等信息,对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

  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的热岛效应。

  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态环境

  遥感影像真实记录地貌形态特征并提供各环境参数的组合情况,根据其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环境范围的生态区划。利用遥感卫星相片还可以编制森林树种、生长状况和森林覆盖图,使用计算机集群分类,精度可高达8o% 。一般野生动物环境与森林植被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植物的分布与长势可大致确定动物的活动繁殖场所,从而编制森林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效。比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但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地震还是不能准确预测,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了。

  二、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1)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遥感传感器的改进和突破主要集中在成像雷达和光谱仪,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对地质勘测和海洋陆地生物资源调查十分有效。

  (2)雷达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获取影像以及穿透地物的能力,在对地观测领域有很大优势。干涉雷达技术、被动微波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以及植物穿透性宽波段雷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实现全天候对地观测的主要技术,大大提高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能力。

  (3)开发和完善陆地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技术,定量估算和监测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和平衡过程,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由航天、航空和地面观测台站网络等组成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具有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以及全天候、全时域和全空间的数据能力,为地学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服务。

  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

  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统计分类、模糊技术、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分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复合的分类器,大大提高分类的精度和类数。多平台、多层面、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以及多空间分辨率的融合与复合应用,是目前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遥感信息模型和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3.3s一体化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信息共享的需要以及地球空间与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分布式和动态时序等特点,将推动3s一体化。全球定位系统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自然环境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空间动态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影像处理提供辅助,用于图像处理时的几何配准和辐射订正、选择训练区以及辅助关心区域等。在环境模拟分析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实现环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3s一体化将最终建成新型的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

  4.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随着3s一体化,资源与环境的遥感数据量和计算机处理量也将大幅度增加,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就必须要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精度。神经网络具有全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和联想功能等特点,在解决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特大复杂的数据信息方面有明显优势。认真总结专家知识,建立知识库,寻求研究定量精确化算法,发展快速有效的遥感数据压缩算法,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

  5.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

  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6.建立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

  国家环境遥感应用系统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天地一体化的部级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报系统以及重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系统,可定期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状况。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其支撑系统,在各种应用软件的辅助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存储、处理和管理;环境遥感专业应用系统是其应用平台,在环境专业模型的支持下实现环境遥感数据的环境应用;环境遥感决策支持系统是其最上层系统,在环境预测评价和决策模型的驱动下进行环境预测评价分析,制定环境保护的辅助决策方案;数据网络环境是其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开放网络环境,实现环境海量数据的快速流通。

  总之,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遥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1. 任源,杨晓晶. 遥感技术在现代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学第33卷第3期,2007

  2. 王旭,徐永花,李莉.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地下水第29卷第3期,2007

  3. 施益强,陈崇成,陈玲.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中的进展. 科技导报,2002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全球化;韩国;科技政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化出现,90年代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种趋势。全球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全球性扩张,另一方面加剧了科技的全球性竞争。韩国在这个时期通过积极调整本国的科技政策,使其在今后发挥重要作用。

  1、韩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概况

  韩国的科技政策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是为振兴科技建立一系列条件,例如建立科技发展的法律、组织和技术培训体系等。到70年代,韩国科技政策的重点偏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并扩充了一定的技术和人力,却忽视了基础研究。到80年代,韩国科技政策从以“出口驱动”转为“技术驱动”【1】。90年代,韩国加入到发达经济体行列中,科技政策强调对科技能力的建设,目标调整为与发达国家展开技术竞争。之后在“2025年科学技术长期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四个目标:(1)创新体系由政府导向转向私营部门导向;(2)提高国家研究开发投资效率;(3)研究开发体系从国内向国际发展;(4)迎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挑战【2】。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科技政策的变化特征

  韩国科技实行的是与日德相似的集中制,即由科技部负责协调其他各部、企业及研究部门来制定一系列的科技计划【3】。科技政策的发展路径是“从模仿到创新”。这一路径使韩国的科技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下来,也造成了基础科学薄弱的弊端。90年代以后,韩国在重视技术开发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期修正之前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到21世纪,韩国为了解决之前科技政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轻视基础科学、以大型企业为中心、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好和科学投资不善等,开始实施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例如,在2001年制定了为期五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总之,从90年代起,由于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韩国针对新时期呈现的科技发展特征,不断调整科技政策,开始将科技能力建设提到重要位置。科技政策既强调基础科学建设,又强调高新技术发展。

  这种转变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一席之地,就必须发展科技。科技政策应注重开发高新技术,培养科技人员,开发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研发资源利用率和增强公众对科技的关心程度等。而基础科学作为高新技术的根基,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的支撑,所以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更要注重基础科学的发展。

  3、对我国制定科技政策的启示

  我国和韩国同处于全球化趋势中,由于韩国科技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果,借鉴其科技政策调整的理念和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希望可以为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1重视基础研究

  韩国由于资源不足,优先发展轻工业来积累一定基础,后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使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忽视了基础研究,影响了科技的长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我国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基础研究的问题。基础研究是指根本性的或原理性的研究,它是实际应用的根本或出发点。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研究,其工业化也会慢慢衰败。重视基础研究,既是知识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知识广泛应用于实际需求。因为基础研究的繁荣会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长远利益,所以政府必须重视基础研究,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保证基础研究在探索上的自由。

  3.2重视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发展

  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开发新技术和核心技术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重视本国的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非常重要。一方面,可通过相关政策来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本国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另一方面,可借助国际资源推动科技向前发展,因为全球化趋势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通过组织或参加相关的国际科技合作,既实现了本国科技资源的延伸,又分享了部分全球化的科技资源。通过有效地整合对外部资源,创造新的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建构本国创新科技和核心技术。

  3.3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如今科技要素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科技成果也越来越多的成为全球共享,科技发展环境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趋于一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不同国家在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之间建立了众多松散型的合作组织,实现了技术优势互补,降低了风险【4】。随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这些核心技术的复杂深化,出现了大量国际性战略技术联合体。例如2000年,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技术联盟占整个战略技术联盟总数的51.72%,其次是生物技术领域,占40.89%,再次是新材料领域,占7.39%【5】。这种技术联盟可以很好地应对现代科技周期短、风险大、效率低等特点。为了应对科技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应积极调整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例如,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人才、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合作政策、确保国家安全等。

  4、结论

  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科技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来促进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定的科技政策,既要推进科技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科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要想推动科技不断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适时调整自己的科技策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来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因此,我国目前的科技政策,应在注重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的同时,更要重视基础研究,还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未来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应是确保科技继续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牟春光,刘云.韩国科技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8,(7):3-6.

  [2]金才奉,李红艳,储雪琳.中韩两国科技政策的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 (1):60.

  [3]李惠国.中韩两国科技发展与合作[J].当代韩国,1994, (4):23.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6

  1电子信息技术的科学内涵及发展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了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语言、游戏、电子光纤技术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则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为主要特征。具体来说,电子信息技术就是在电子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等支撑下,用来获取、加工、分析、存储、交换、以及传输有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服务和信息服务技术的总称。在科技力量的推动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推动下,电子信息技术要不断的面向市场,向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如何实现电子信息技术与通讯网络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与运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称之为现代化的生产力,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就是最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在国际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当今社会和未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应放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位置来看待。

  2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1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缺乏高端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关键在于拥有高端技术的人才做支撑,现阶段我国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工作和研究的人员非常多,不同研究方向人才也非常多,但这些人才当中,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技术的高、精、尖人才与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的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西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急需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端人才来贡献里力量。

  2.2电子信息技术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国内的电子信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技术及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扰乱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此外我国针对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所指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保护,电子信息技术科研成果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窃取,导致科研工作者对电子信息技术研发缺乏足够的信心。与此同时国内电子信息市场上盗版产品的走私、贩卖问题非常严重,对电子信息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企业所研发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不利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不合理

  目前就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电子信息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可以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规模一较高下,但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所有电子信息企业中所研发的产品没有能与国外顶尖的电子信息企业及研发的产品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受产业机构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升级,若想在今后的日子里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打破现有的产业机构,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机构。

  3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都处于下滑状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同样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趋势有所下降。但从电子信息技术全球范围内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受到国际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但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含量产品,市场需求空间非常巨大,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电子信息技术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电子信息技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强、污染小、潜力大,最有可能成为经济低迷时期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将发展的目标集中到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上,希望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复苏,并且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领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所获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将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3.1梯次化、全球化发展趋势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呈现出了梯次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具有广泛性和国际性特征,使得了其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都具有了全球化特征,这样,其全球化发展趋势就必然日益明显。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自身雄厚资金、技术、品牌以及竞争优势,一般都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系统集成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工作,而不断把一些技术含量低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必然就使得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由此可见,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低水平。

  3.2规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我们清楚,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一般都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及发展效益。实际上,就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生产发展规模,如果达不到,则其是很难存在与发展的,更谈不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一些跨国公司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产量、质量和规模逐步呈现上升趋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可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条件要求越来越严。如果没有巨额的资金注入,一般要想形成真正有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是比较困难的。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消费逐渐发展成为了时代的潮流,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发展。这样,不仅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所在,而且也体现出电子信息技术规模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智能化;应用;发展趋势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不断改进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电气自动化的趋势已经是难以逆转的潮流,也代表着当前电气行业发展的基本走向。控制系统作为电气行业的核心,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起到了制衡和牵引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动化大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讨和预判,无疑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众所周知,电气自动化技术遍布于现代工业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重工业,诸如能源、材料、医学、工业设计、环保、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谓屡见不鲜。从技术角度衡量,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大范围应用是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核心优势,即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推广和使用现代高端科技。当前的电气化革命可以视为新时期的电气技术变革与高精尖技术的重新整合,其必将带来工业领域的新变动,进而影响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以我们研究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例,其兼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是借助控制系统来完成的,而控制系统的实现和设计其实主要根植于自动化技术本身。所以,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包括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这2

  大趋势在当今电气自动化相关行业中已经初见端倪,并有继续发展和扩大的趋向。总体而言,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控制系统将带给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大的进步空间,最终作用于电气自动化的相关行业,并促进相关行业产生集群效应,进而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首先,智能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一大趋势,也代表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高水平。所谓智能化,可以理解为控制系统的新型技术革命,即融合计算机技术、新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多重优势,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科学化程度,为实际应用提供多元化的帮助。例如,在未来的航天飞行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融合智能通信和大容量的信息输送系统,形成完整的远程监控系统,这就是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块。在此基础上,航天飞行能够随时随地受到地面指挥部的控制,并且随时发回数据、信息等资料。同时,远程控制系统基于智能化的原理,可以

  保证在全天候的气象和地理环境下都能有效工作,并保持功能的持续性。

  其次,人性化的特征也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想象,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更加符合操控者的需求,更加考虑使用者的感觉。以人为本,才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控制系统应用的根本,也是其又一轮变革的动力。将人的因素与技术优势完美融合,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根本升级路径。

  2.更加市场化和标准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市场价值。就前面已经提到的工业生产部门来看,其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再度升级改造和拓宽式应用也可以预见。在此基础上,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将充分显现出来,有了广泛和大量的需求,必然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产品化、商业化和市场化。那么对于负责研发、生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类产品的企业来说,如何更好地投入科技开发资金,更好地生产和销售配套的零部件产品,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专业化和标准化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又一个大趋势。所谓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其实也是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性能和市场属性而提出的全新概念,其着重强调标准化的配置和设计,更加有利于系统的综合应用。例如,采用微软公司的标准化技术后,工程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成功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策划方案的重要性,当企业进行系统连接时,必须采用微软操作系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使用的就是IP系统,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PC系统建立的。程序标准化接口使厂家之间的数据交换有了保证,解决了通讯产生的难题。高精尖不止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向,更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诉求,即透过控制系统的技能变革与升级来使系统精细化,使之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多个领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很值得期待,这和市场化的大潮流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3.技术不断融合与创新

  电气自动化是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和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集中体现了科技进步的要求,而且为工业技术的应用打开了全新的路径。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再融合与再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实际上,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强应用拓展的重要手段,而技术方向的进一步融合、变化与革新是动力源泉。这是因为,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类别和内容较为分散,体现为技术形式的单一和应用范畴的疏寡,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的诸如自

  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型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都会朝着多元化融汇和交互式发展的方向前进,为系统真正实现科学化应用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主体的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必然会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最终的表现形式则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拓展出新的功能,实现技术的再次创新。

  三、结语

  实际上,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整个进程中,自动化技术对于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是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才催生了电气行业的高速和稳定发展。同时,展望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我们也可以做出大胆的预测,即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创新和整合的力量将再次带给行业和产业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颖,钟玉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电子测试,2013(04).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8

  《地平线报告》是教育信息化的风向标

  《地平线报告》是由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 NMC)和美国学校网络联合会(the Consortium for School Networking, CoSN)合作完成。过去十多年来,这两家机构每年邀请世界各地数十位甚至一两百位专家,开展为期近一年的研究,从未来全球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未来将会驱动教育变革的技术三个方面展开预测。每一年,《地平线报告》所预测的六大重要趋势、六项重大挑战以及教育技术的六个重要进展,都可以说是全球学校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和决策者,以及中小学校长持续跟踪和关注的研究成果。

  在过去的十年间,《地平线报告》影响了全球许许多多的教育政策,也改变了不少学校教育的格局。因此,《地平线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软硬件采购、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参考,而且是全球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风向标,理应受到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重要趋势

  如往年一样,2015年的报告也预测了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六大重要趋势。这六大趋势是由项目专家组借助一系列基于德尔菲法的循环投票认定的,每一轮投票后都紧跟着一轮圆桌会议进行研究和讨论,以进一步界定所讨论的主题。这六大趋势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以及近期趋势,每一个时间段包含两大趋势。专家组成员认为, “长期趋势”通常已经在影响决策制定,在未来5年或更多年内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中期趋势”将很可能在未来3~5年内继续成为决策制定的影响因素;而“近期趋势”当下正在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未来1~2年内也很可能继续保持重要影响,此后会逐渐丧失影响力。

  2015年,《地平线报告》提出的长期趋势有两条,分别是:重塑学校运行机制,探索深度学习策略;中期趋势有两条,分别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近期趋势也是两条,分别是:加强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提升科技与艺术(STEAM)学习。这些趋势极有可能驱动未来五年内的技术规划和决策制定。

  1.重塑学校运行机制

  彻底改造传统的课堂范式,重新规划所有的学校经验,通过创新学习方法影响并驱动是大趋势。这是一项令人关注的运动, 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项在人类教育史上许许多多新锐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追求。昔日,不断涌现出来的另类理念的学校,其实就是对学校的重塑和再造。然而,许许多多的此类行动只是停留于小修小补上,鲜有真正关注学校运行机制的行动。

  重塑学校运行机制是对学校的系统变革,创新学习方法的引入是教育改革永恒的话题,而学校运行机制本身涉及学校内外环境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广大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运行机制的变革才是重塑学校的核心和关键。

  2.探索深度学习策略

  《地平线报告》引用了“卓越教育联盟”对深度学习进行的界定,即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学习内容,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并能将其所学付诸应用。报告指出,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其他相似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外获得更多主动学习的经历。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方式,它在科学教育中被看作是弥补差距的途径。基于探究的学习使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和自主探索来构建知识。这是一种做中学的方法。

  其实,报告中提及的集中深度学习策略并不抽象,也绝非今天才提倡。只是,这些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其他相似的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似乎并没有为更多的教师所采用。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学习的观点,是与前述学习方式联系非常紧密的学习策略。在《地平线报告》中,合作学习被界定为学生或教师共同开展“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小组”的活动。报告指出,合作学习包含的活动通常围绕四个原则展开: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交互和实践;以小组方式开展学习;开发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如同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被一些教师认为是“比较费时间”的教学策略,是“效率低下”的学习策略。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应用合作学习可以提升阅读和写作、科学方面的概念发展、数学方面的问题解决,以及高阶思维和推理等方面的成绩。

  4.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地平线报告》指出,学习者尝试通过开展创造活动而不是消费学习内容来进行学科探索,这是全球学校教育变革的一大趋势。在开放教育世界中,在这样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学生的角色正在发生着转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消费者,不仅如此,学生只有由过去被动的、消费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产生式学习,由过去的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以充分提高。

  5.加强混合式学习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在线学习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最佳实践,包括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在内的混合学习模式在基础教育学校的应用正在不断攀升。

  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将会成为最重要的趋势之一,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明显。然而,就国内的实践而言,依旧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翻转课堂叫好不叫座,认同者多,真正践行者还是凤毛麟角;局部调整多,系统变革鲜有报道;校内(甚至个别年级或班级)折腾者多,校内外全局变革者尚未有报道。在笔者看来,学习分析与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先进翻转课堂数字学习平台、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的再造、学校全局变革的政策安排可以说是目前混合学习普及和大面积流行的五大挑战。

  6.提升科技与艺术(STEAM)学习

  《地平线报告》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课程和项目,这些科目被广泛认作是推动改革、支撑国民经济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煤矿开采 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42-1

  0前言

  每一种经济行为的实施质量都与其技术相关,对于煤矿开采工作来讲也是一样,煤矿开采技术的提高对于煤矿开采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采煤的技术是煤矿开采率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发展对于煤矿开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效率性以及高产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需要将采煤技术与现代化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煤矿开采者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进步的要求。

  因此,笔者选择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1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在煤矿开采方面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随着社会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煤炭行业的重点研究对象。这就使得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在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性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对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1.1煤矿开采技术日益多元化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市场发生的体制上的大变革,许多企业的体制也发展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公有制、私有制以及集体制的煤矿企业出现在社会市场当中。受到煤矿企业本身性质的影响,其资金投资水平不同,科学技术水平也有所差异。这就使得我国的每一个煤矿所利用的煤矿开采技术不尽相同。从其机械化程度上来讲,煤矿开采技术一般为机械化开采技术、半机械化开采技术以及手工化的开采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的多元化,更加确定科学技术与煤矿开采技术整合的重要性,这也是煤矿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1.2煤矿开采技术发展速度提高

  煤矿行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成果与互联网因素融入到煤矿开采技术当中,使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突破性越来越大。比如说煤矿行业中的综合放顶技术以及大型的综合开采技术等等,都是煤矿开采技术的重大冲突,促进煤矿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

  1.3煤矿开采技术的环保性提高

  煤矿行业是重要的能源行业,但是,许多煤矿开采技术方面的问题,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被浪费,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许多煤矿开采技术人员都在进行煤矿开采技术的节能化与环保化研究,希望以此业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目前,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2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2.1煤矿开采技术中方法与工艺紧密结合

  在煤矿开采行业与技术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煤矿行业不再以煤炭开采数量作为成功的标准,而是将煤炭开采的质量与安全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在进行煤矿开采之时,将开采的方法与工艺进行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煤矿开采方法与工艺结合起来,才能大大提高煤炭开采的质量与安全。在进行煤矿开采之时,利用全机械化与智能化的机械设备与监控设备已经成为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2.2煤炭开采技术更加高效与集约

  煤矿行业要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朝着高效高产与集约的方向发展。而这就需要对煤炭开采设备的性能进行提高,对煤炭开采技术进行优化与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对储量比较丰富的煤矿进行高效的开采。要实现我国煤炭行业的集约型生产,就要实现机电一体化,将科学技术成果与计算机技术融入到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与运行之中,促进其高效与安全运用。因此,开采技术的高效与集约将是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煤矿行业发展多年来的重要追求目标。

  2.3煤矿开采设备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煤矿开采设备是进行煤矿开采工作的重要凭借,也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的重要资源。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必然要依附于煤矿开采设备的发展。就目前煤矿行业的发展来讲,煤矿开采技术正向着高能效的方向发展,开采技术的耐久性与自动化性能提高已经成为必然。这就使得煤矿开采工作需要更多规格与品种设备来支持。因此,在煤矿开采技术不断优化的现在,煤矿开采设备的丰富化也是其发展的必然。

  2.4煤矿开采技术的绿色化

  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对经济发展进行明确的规划,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矿开采技术也正是因为如此正在向着绿色与环保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具有高污染地,有着较大的废物排放量,更会有较高的能耗值。这样的煤矿开采技术正在被淘汰与替代,开采技术的绿色化正成为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技术对于煤矿开采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发展趋势受到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更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希望煤矿开采工作人员不断优化开采技术,促进煤矿开采行业的高效化、节能化与安全化。

  参考文献

  [1]. 任万友.浅析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3(18).

  [2]. 刘风山.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7).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科学的交叉和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也是当前机械工程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兴的电子技术已经被初步运用到机械产品的各种性能中,并实现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初步结合,该阶段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当时间推进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各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已经逐渐被各国家人民广泛接受;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朝着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光学、通信技术已经进入到机电一体化,在成功实现细微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已经形成,该体系与发展趋势一并被列入业内研究的重点。

  而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才刚开始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相比较欧美、日本等国家,机电一体化这一颇具交叉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和在各领域的技术应用,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要想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并赋予这一新型学科新的内容,还需在对该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大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数控机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工业机器人等方面。它在应用技术方面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大的方面,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的核心技术包括:

  2.1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局面紧张,而在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中,规模和经济基础是决定市场占有率的关键,而社会发展到今天,制造业已经打破了单纯依靠人力生产的技能传统,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计算机技术、敏捷制造、柔性制造、并行工程和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制造系统占据了信息竞争主导地位,起到了促进生产模式创新和发展的作用。

  2.2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将人、生产经营、生产管理和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的全方面有效连接的一种控制系统。从原料进入生产企业,到原料的加工生产和成品的发货等全方面加以监控的新技术应用。

  2.3在饮料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应用发展最快的新技术,在饮料食品行业的包装机械开发、设计和制造等方面也被广泛引入,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了生产能力和管理效率,为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竞争地位奠定了基础。

  此外,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应用还包括在现场总线技术方面和交流传动技术方面的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其实就是将新型的信号传输技术替换成现场总线技术的一种方法,在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双向的信息传送。而交流传动技术则是将矢量控制技术进行实用化应用的代表,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未来,还将取代直流传动技术。

  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趋势

  当前,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在多年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兴产业,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这也决定了当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这一重要发展趋势将给所有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光明的发展前景。使得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单元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好的被整合,对开发研制新产品和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都将有极强的推动作用。而为了更好的避免利益冲突,还应该相应的制定相关必要的国际或国内生产标准。相关标准的制定,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一的企业和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来说,都会有利无害。

  3.2智能化

  在21世纪智能化已然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时期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中备受关注,其中最为典型的技术应用代表当属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应用。尽管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机器人不可能达到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但是其智能化的拟人应用是完全有可能,并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也有必要的,如何在理论控制的基础上行,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应用的一个重点。

  3.3微型化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开始朝着微型及其和微观领域发展,国外更是兴起了一种较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这种体积小、耗能少、而且运动灵活的这款新产品逐渐朝着微米、纳米级发展,并彰显其在生物医疗、军事和信息等方面应用的巨大优势,势必成为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技术的突破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3.4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开始出现了网络技术,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及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全球化竞争趋势,使得各企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这也就预示着,一旦研制出质量可靠、功能独特的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畅销度将快速覆盖全球。特别是在网络日益普及并形成了计算机技能家电系统的今天,家电已经和家庭网络密切相连,这也就预示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只有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在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中满足人们的便利需求和使用快乐。

  3.5绿色化

  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提高舒适生活和物质满足的同时,也衍生出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系列问题。因此,回归自然、绿色环保健康的产品概念也开始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和时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全过程中,都应以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伤和提高产品利用率为前提,不污染、能回收利用的新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设计理念,其未来的发展前途将极其远大。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1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马克思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列宁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列宁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毛泽东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分析,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2

  相当长一段时期,儒学被误解为科学(指自然科学)的对立面,至少与科学无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中国古代曾有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正如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所言,古代的中国人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重要方面“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曾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不可能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假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是一种与相科技对立的文化,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怎么可能会有高度发展的科技?反言之,在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与科技相对立的文化又如何能够成为主流文化?

  一.

  关于“儒家”,《汉书•艺文志》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和界定:“儒家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从这段总括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原创儒家有三个主要的特点,这就是:求道、为学、致用。

  首先,儒家重视求道,“于道最为高”。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一生致力于求道。《论语•学而》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卫灵公》说:“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里仁》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显然,求道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孔子的“道”,主要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又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但最重要的是“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孔子之道,为思孟学派以及后来的《易传》所发挥,从而形成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之道。《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并且认为,“仲尼祖述尧舜,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易传》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文言》)并且明确提出天道、地道与人道统一的“三才之道”(《周易•系辞下传》)。

  正因为儒家讲的“道”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是“天人合一”之道,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研究天地自然,从而形成了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括:思孟学派的阴阳五行自然观、荀子的气论自然观和《易传》的阴阳八卦自然观,充分表明儒学融合自然之道。虽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儒家的这些自然观并不能算作是科学,但是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自然观、气论自然观以及阴阳八卦自然观一直是古代科技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儒家重视为学,“游文于六经之中”。孔子作为教育家,要求自己和学生有广博的知识。《论语•雍也》说:“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讲“博学”,主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具有知识论倾向;不仅要求学习社会文化,学习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学习自然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君子。这里的“游于艺”,就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数”实际上包括了古代的数学知识。而且,孔子还要求学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思孟学派和荀子的著作以及《易传》等也广泛涉猎自然知识。

  正因为儒家重学,也重视自然知识,包容科技,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于古代科技著作的研究。他们所整理、研究以及撰写的著作中,《夏小正》、《禹贡》、《月令》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科技著作,《诗经》、《尧典》、《周礼》等也都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先秦儒家把科技知识包容于儒学之中,而这些科技著作以及科技知识事实上成为后世儒家学习和研究科技的知识基础。

  再次,儒家重致用。孔子重人道、重学问,最后又落实到致用上。在为政方面,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讲道德教化;同时也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讲利民。这一思想后来被孟子发展成为“仁政”。孟子认为,施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因而要发展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在儒家看来,讲“仁政”,就要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也就离不开发展农业科技。

  儒家讲民本,最终又要落实到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与发展农业相关,又要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以及数学等等。这表明儒家本身具有发展科技的内在要求,儒家文化与科技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农业科技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用科学发展较快,其原因概在于此。

  二.

  原创儒家具有的求道、为学、致用的特点,使得儒学融合科学于一体。而且,后世儒家在发展儒学的过程中,大体上继承了这个重要的传统,只是在各个时期,儒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儒学发展史看,历代都有儒家学者研究自然、研究科技,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汉代儒家确立了儒家的经学传统,较多地发挥儒家为学包括研究科技知识的特点。汉代经学家在整理和研究儒家经典时,把包含有古代科技知识的儒家著作也确立为经典。按照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和农学五大学科的分类,《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数学知识,《诗经》、《尚书•尧典》、《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以及《春秋》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禹贡》、《周礼•夏官司马•职方》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地理学知识,《周易》、《礼记•月令》等著作中包含了与医学有关的知识,《诗经》、《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等著作中包含有农学知识。尤其是,汉代经学家还把春秋时期的技术著作《考工记》补入《周礼》,列为儒家经典。汉代儒家在整理和研究儒家经典的过程中,对其中的科技知识进行注释和发挥,实际上也是一种科学研究。

  汉代儒学包容科学,不仅表现为汉儒所确立的儒家经典中包含古代科技著作和科技知识,而且,汉代有不少儒家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甚至成为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汉代儒家普遍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并有所研究,这不仅有其政治方面的原因,也与儒家讲“天人合一”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约瑟说:“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笔者以为,至少在汉代可以这么说。在汉代儒家中,对天文学颇有研究的,至少有扬雄、桓谭、刘歆、贾逵等。扬雄对天文学很有兴趣,主张浑天说,并提出“难盖天八事”。桓谭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在宇宙结构问题上,反对盖天说,主张浑天说。扬雄和桓谭对于浑天说取代盖天说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刘歆修《三统历》,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著作”,“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贾逵在天文学上颇有造诣,他所参与修订的东汉四分历比以往各家历法有显著的进步。

  宋学确立了儒家的道学传统,较多地发挥了儒家求道包括求自然之道的特点。宋学家在当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至高峰的背景下,大都深入学习和研究当时的科技。邵雍、张载、二程以及朱熹都对自然现象有过研究。

  朱熹的“理”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的内涵,它既是形而上的“太极”,又是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事物的规律,因而也包括了自然规律在内;所以,朱熹理学既是心性之学,又是自然学。这正是对原创儒学“天人合一”的发展。此外,朱熹对于儒家“格物致知”的诠释,使之包含了格自然之物的内涵,赋予了科学的意义。朱熹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可见,在朱熹广泛的格物中,也包括格自然之物。朱熹非常强调研究自然现象,把握自然之理。他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跷,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朱子语类》卷十八)“历象之学自是一家,若欲穷理,亦不可以不讲。”(《朱文公文集》卷六十《答曾无疑》)“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圃、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更为重要的是,朱熹还运用“理”的概念直接研究自然、研究科学,在天文学领域取得重要的成就。他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提出了地以“气”悬空于宇宙之中的宇宙结构学说以及天有九重和天体运行轨道的思想,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之际的儒家,较多地发挥了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他们或者以“格物致知”的名义融合科学、研究科学,或者打着“西学中源”的旗号学习西方科学,会通中西。清代的儒学即使在最后转变成为专注于考据训诂的经学,也依然以特殊的方式研究科学。当时的儒家对于西方科学虽有不同态度,但总体上持积极吸纳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化。

  明清之际的儒家学者黄宗羲撰写了不少科学著作,其中天文学、数学类著作“有《授时历故》一卷,《大统历推法》一卷,《授时历法假如》一卷,《西历假如》、《回历假如》各一卷外,尚有《气运算法》、《勾股图说》、《开方命算》、《测圆要义》诸书共若干卷”[];地学类著作有《今水经》、《四明山志》、《台宕纪游》、《匡庐游录》等;还有《律吕新义》及其它科学著作。清初儒家学者李光地对天文历算有特殊的爱好,与当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交往甚密。在与梅文鼎的交往过程中,李光地对天文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其天文历法类著作主要有:《历象要义》、《历象合要》、《历象本要》等,主编《御定星历考原》、《御定月令辑要》等;还有论文《记太初历》、《记四分历》、《记浑仪》、《算法》、《历法》、《西历》等。清代考据学大师戴震“凡天文、历算、推步之法,测望之方,宫室衣服之制,鸟兽、虫鱼、草木之名状,音和、声限古今之殊,山川、疆域、州镇、郡县相沿改革之由,少广旁要之率,钟实、管律之术,靡不悉心讨索。”[]并且撰写了大量的科技著作,其中有天文历法类著作:《原象》、《续天文略》、《迎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周礼太史正岁年解》、《周髀北极璿玑四游解》、《记夏小正星象》、《历问》、《古历考》等;数学类著作:《勾股割圜记》、《策算》等;地学类著作:《水地记》、《直隶河渠书》、《汾州府志》等;技术类著作:《蠃旋车记》、《自转车记》、《释车》、《考工记图》等。清代著名的汉学家焦循是与汪莱、李锐齐名的重要数学家。[]《畴人传》“续编”说:“尚之(李锐)在嘉庆间,与汪君孝婴(汪莱)、焦君里堂(焦循)齐名,时人目为谈天三友。”[]焦循的数学著作有:《加减乘除释》、《天元一释》、《释弧》、《释轮》、《释椭》、《开方通释》等。此外,焦循还有《禹贡郑注释》、《毛诗地理释》、《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李翁医记》等科学类著作。

  纵观儒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历代都有儒家学者研究自然、研究科技,并撰写科技著作,把科学与儒学融合在一起。

  三.

  儒学融合科学,然而在儒学体系中,科学只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儒家也需要研究天地自然,但是,这种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儒家最终把握“形而上之道”的手段。对于儒家来说,科学既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最为重要。儒家既不反对科学,也不将科学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当科学与儒学发生矛盾时,当需要对科学与儒学的重要性作出比较和权衡时,科学往往处在次于儒学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儒家对于科学的态度往往会受到今天推崇科学的人们的误解。甚至李约瑟也认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并以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加以说明。其实,孔子反对“樊迟学稼”是否可以用来证明儒家反对科技,则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据《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然而,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只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义的价值要高于利,道德的价值要高于实际的技能;只是就义与利、道德与实际技能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不要利,不要实际技能,而是不要只讲利,只讲技能。因此,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并不存在反对科技、鄙视科技的问题。

  从古代科技尤其是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看,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实际上并没有产生多少负面的影响。北魏时期的重要农学家贾思勰撰重要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其中说道:“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按照贾思勰的理解,孔子因自以为在农业生产上不如老农,所以才无法教授樊迟学稼;而且,连孔子都不如老农,那么凡庸者就更是如此,所以应当学习农业科技。唐代重要的农学家陆龟蒙著《耒耜经》,其在“序”中说:“孔子谓:‘吾不如老农’,信也。因书为《耒耜经》以备遗忘,且无愧于食。”[]陆龟蒙认为,孔子说自己不如老农,这是实话,所以应当要研究农学。宋代重要的农学家陈旉著《农书》,有洪兴祖作“后序”,其中引陈旉所说:“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先圣之言,吾志也;樊迟之学,吾事也;是或一道也。”[]显然,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古代农学家研究农业科技的障碍。无论对农学家们的解释作如何评价,无论他们的解释在今天的一些人看来是多么的“不符合”逻辑,但至少可以肯定,他们没有把孔子反对樊迟学稼与他们研究农业科技对立起来,也就是说,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实际上并没有对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朱熹也曾说过:“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陈齐仲》)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这段文字只是讲研究自然当在“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之后,不可“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并没有反对研究自然之意。但是,他用“炊沙而欲其成饭”之词,似有轻视科学之嫌。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据当今学者陈来先生所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朱熹的此段文字写成于“丙戌冬”(1166年,朱熹36岁),[]当为朱熹早期言论,在他后来的著述中,类似的言论几乎不复出现。

  朱熹于47岁(1177年)写成的《论语集注》对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进行注释时说:“游者,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论语集注•述而》)后据周谟“己亥(1179年,朱熹49岁)以后所闻”,朱熹曾经在比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者的轻重时说:“‘游于艺’一句,比上三句稍轻,然不可大段轻说。如上蔡云‘有之不害为小人,无之不害为君子’,则是太轻了。古人于礼、乐、射、御、书、数等事,皆至理之所寓。游乎此,则心无所放,而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朱子语类》卷三十四)从朱熹此时对于程门弟子谢良佐的批评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儒家的“六艺”“皆至理之所寓”,绝不是可有可无。

  另据陈淳“庚戌(1190年,朱熹60岁)、己未(1199年,朱熹69岁)所闻”,朱熹晚年明确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圃、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只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朱子语类》卷四十九)可见,朱熹晚年对于学习农圃医卜之类的“小道”明确持肯定态度。

  从朱熹对待研究自然、学习“六艺”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朱熹同样也是重视“小道”、重视“六艺”的,根本没有反对、鄙视之意,只是有先后、缓急之别而已。

  由此可见,儒家视科技为“小道”,这只是与儒家形而上之“大道”相比较而言的,只是大小的“小”。与此相类似,有关“丧志”、“雕虫小技”之类的说法,也都只是表明儒家视道德更重于科技。应当说,儒家并不反对学习科技知识,而只是反对轻视道德一味地沉迷于科技之中。

  至于“奇技淫巧”的说法,应属另外一类。“奇技淫巧”的说法出自《礼记•王制》。其中说:“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尚书•泰誓》也有“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的说法。其实,这里的“奇技”、“奇器”或“奇技淫巧”是有所指的,主要是指无益于国计民生的、蛊惑人心或只是取悦于人的技法,并不是指所有的科技。当然,不排除有些科技的东西被历史上的某些儒家学者视作“奇技淫巧”,但是,同样也有一些儒家学者反对把科技视作“奇技淫巧”。明清之际,重要的儒家学者李光地明确反对把西方人的科技视作“奇技淫巧”。他说:“西洋人不可谓之奇技淫巧,盖皆有用之物,如仪器、佩觽、自鸣钟之类。《易经》自庖牺没,神农作;神农没,尧舜作,张大其词,却说及作舟车、耒耜、杵臼、弧矢之类,可见工之利用极大。《周官》一本《考工记》,全说车。”[]因此,笼统地说儒家视科技为“奇技淫巧”是不符合事实的。

  所谓儒家“重道轻艺”之说,如果就比较和权衡“道”与“技艺”孰重孰轻而言,儒家的确如此;但如果以此认为儒家轻视“技艺”,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这种误解相类似,儒家还被说成是“重义轻利”。其实儒家讲“重义轻利”是有特定含义的。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显然,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重义轻利”。同样,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汉代的扬雄讲“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技”[];朱熹讲科技“亦是道理”;充分表明儒家并不轻视“技艺”,而是包容着“技艺”。因此,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重道轻艺”,其中的“轻”都并非指轻视之“轻”,更多的是在对二者进行比较权衡时的轻重之“轻”,是相对而言的。

  从总体上看,儒家讲求道、为学、致用都要求研究自然,都离不开学习和研究科技、运用科技,因此,儒学融科学于一体,具有科学的内涵;与此同时,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只是儒家把握“形而上之道”的一种手段,只是相对次要的方面;所以,在儒学中,科技只是“小道”,必须服从于儒家的“大道”。正因为儒学具有科学的内涵,包含有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的要求,儒家自一开始就把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当作建立和发展儒学体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汉代经学家、宋学家,乃至明清之际的儒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方式研究过古代科技。这一切都表明儒家与古代科技并非对立。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3.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2.

  [3]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430.

  [4]乐爱国.朱熹:一位被遗忘的天文学家[J].东南学术.2002,(6).

  [5]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洪榜.戴震文集•戴先生行状[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86.

  [8]阮元.畴人传(卷五十)李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

  [10]贾思勰.齐民要术•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

  [11]陆龟蒙.甫里集(卷十九)耒耜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2]陈旉.农书•洪兴祖后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3]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8.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3

  第一条 “秘书工作”优秀科技论文奖是总台学术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之一,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获奖者由总台颁发奖金,在总台刊物上公布获奖者名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秘书工作”内各有关单位从事广电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

  第三条 申请优秀科技论文奖的论文应是在:评奖年度前一年内在总台(或总台以上)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包括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

  第四条 优秀科技论文按广播中心、电视中心、无线发射与传输、网络传输、广电技术管理等五个专业分类,设一、二、三等奖:

  一 等 奖 奖金3000元

  二 等 奖 奖金XX元

  三 等 奖 奖金1000元

  第五条 优秀科技论文获奖得者,其业绩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业绩考核、职务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优秀科技论文奖:

  1.在学术理论上有创见、观点鲜明、构思新颖。

  2.在科学技术上有突破。

  3.在实践中解决技术难点,有推广意义。

  4.文章论点明确,论证科学,逻辑缜密,表述准确。

  5.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有前瞻性指导意义。

  第七条 申报程序

  申报优秀科技论文奖,由总台内各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组织申报,申报单位每年于10月31日前向总台技术管理部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第八条 评审程序

  1.总台优秀科技论文奖由技术管理部归口管理。评审委员会由主管台长、技术管理部主任和各专业评审小组组成,评审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台长担任,技术管理部主任担任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各专业评审小组成员均应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

  2.申请工作完成后,评审委员会将申报的论文按专业组织各评审小组有关专家评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3.评审委员会根据初审意见进行复审,采取综合讨论并无记名投票方式审定。

  第九条 参评论文发现有抄袭、他人等弄虚作假行为者,经查明属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4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于卫星,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1-279-02

  一百多年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豍列宁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主要是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论述的。毛泽东同志对科学技术也是十分重视的,他在1958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邓小平同志则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升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豎”。在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的科技理论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由来与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是以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为背景来论述的。这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地关注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并及时地进行了总结。

  马克思曾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豐

  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科学技术是指狭义的科学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马克思关于科技的论述集中在两点:一是理论上概括为科学是生产力。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生产时谈到:“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豑二是提出科学成为生产力的途径。按照马克思的叙述,科学之所以成为生产力在于对自然力的应用。马克思说:“自然因素的应用……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豒

  在马克思看来,影响生产力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不论是工人的文化素质、生产工具和劳动手段的状况,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潜在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列宁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列宁是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背景来论述的。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列宁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缔造者,他亲身经历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列宁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科学技术为苏联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列宁认为:刚刚走上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一个小农国家,社会主义因素同资本主义因素相比,处于弱势。只有把苏联的经济基础由小农为主的生产力变为以大工业,大机器生产的经济基础,苏联社会主义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列宁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立后,科学技术摆脱了资产阶级私立和狭隘眼界的束缚,大大的提高了苏联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了苏联人民的生活,奠定了苏联坚实的物质基础。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的,僵化不变的的学说”豓因此,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列宁还强调:发展生产力的这一任务要求迅速地,广泛的和全面的利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科学技术专家,尽管他们多半不可避免地浸透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习惯。”豔他甚至把“吸取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称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三)毛泽东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是从中国国情上来论述科技的重要性的。毛泽东同志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闭幕式上说:“现在叫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单靠老粗是不行的。”豖毛泽东同志关于科技的主要观点有:一是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三是提出要尽快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四是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通过分析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深刻体会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和发展现代科技的紧迫感。毛泽东同志在听取《10年科技发展规划》汇报时曾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豗毛泽东同志还一再告诫全党:“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豘

  自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后,列宁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毛泽东同志虽没有提出类似的命题,但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邓小平同志对这一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上升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气息。邓小平同志又是如何论述这一思想的呢?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分析

  (一)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依据

  首先,这是由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当今时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限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科技一旦被劳动者掌握就会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在机械化初级阶段,两者之比为9:1;在中等机械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6:4;在全自动化条件下,两者之比为1:9。

  劳动工具的改进,对生产力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都是以劳动工具的改进为标志的。马克思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豙这足以体现出生产工具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和人的创造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有关数据显示:“世界上各种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每年又以5%的速度在增长。世界上现有800多万种化合物,每年还以25万个的速度在递增。”

  其次,这是由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决定的。现代科技对国民经济影响已令人瞠目结舌。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也在产业结构、劳动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论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新情况而作出的论断;是在“文革”的余尘尚未完全消散的背景下,他以极大的勇气而作出的论断。

  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豛1978年,他又指出“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豜“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豝1988年,邓小平在两次谈话中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豞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出发,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意义

  在现代化第四次浪潮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并向知识经济迈进。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及时地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并联系我国的实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而且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从理论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上升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理论上扩展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增加了科学技术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分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经济学研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领域。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把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证明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上能够比资本主义有更大的优越性。

  从实践上说,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时要把提高科学技术摆在首位,更好地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要把科教兴国作为重中之重,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同时也给我们引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不要一味地追求一般的发展,而要以发展科技为目标,真正的把发展科技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5

  20xx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范文1继续深入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风筝、车模、航模的兴趣,引领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特制订20xx年至20xx学年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如下:

  一、总目标

  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使学生对风筝、车模、航.版权所有 模产生浓厚兴趣,获取一些风筝、车模、航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感受一些高技术领域的最新理念,并使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二、组织方式

  1.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成员应从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中自愿报名产生。

  2. 兴趣小组总体工作由xxx老师具体负责。

  5. 兴趣小组由学校教务处支持和领导,活动所需资金、设备等由教务处向学校反映解决。

  三、活动方式

  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和项目实践方式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备案。

  四、活动时间

  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为:间周星期三的下午5:00 6:40

  五、活动地点

  1、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学校团队室。

  2、经学校教务处同意后,可以组织适当的校外活动。

  20xx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范文2一、围绕做身边环保事,为世博添绿色开展世博低碳科普系列活动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根据《徐汇区节能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20xx年我们将以做身边节能事,为世博添绿色为主题,开展节能减排、世博低碳系列科普活动。该活动以迎世博为契机,以家庭碳排放计算器为载体,在20xx年工作基础上,策划、组织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节能减排活动,通过每个师生带动家庭有效降低碳排放,引领低碳价值观。

  二、围绕绿色学校和校科技节活动,促进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

  20xx年将重点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20xx年的区级环保杯赛,如:上中杯环保金点子比赛、汇知杯环保综合能力竞赛、汇中杯环保故事比赛、南洋初中杯环保系列制作竞赛等要以生态道德教育、世博低碳行动为主题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上海市青少年为一行动计划、上海市中小学生壳牌美境行动等活。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组织好校科技节活动和徐汇区第二届田林---田三杯家庭亲子擂台赛活动。

  三、以学科渗透为基础,推进学校环境生态专题教育的有序进行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关于做好xx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相关课程中要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展与环境教育有关的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要求,促进学校以学科渗透为基础,系统、有序地进行环境生态专题教育。

  四、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环境科学课题的研究

  以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继续在每年的杯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的培育,为学生课题研究寻找和落实专家、技术支持,加强对学生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的跟踪,为学生进行环境科学实践探索提供服务和指导。

  五、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社区环境教育宝贵资源,利用上海市环境科院、田林科普俱乐部、环保创新实验室等学校与社区的共建资源,社区学校、大专院校、企业及科普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共同组织实施青少年环保科普主题活动和环保杯赛,使学校环境教育向家庭和社区延伸,促进公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提高。

  六、加强绿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环保部对绿色学校创建的工作要求,注重对学校绿色品牌的培养。完善徐汇区绿色学校评价体系,使学校能够明确在争创绿色学校中的优势、特色、不足以及努力方向,促进各级各类绿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工作。今年是我校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第一年和创建计划达标年,争取在下一轮参加市级绿色示范校的评选。

  附件:

  本学期科技活动实施计划与内容:

  1、9月第二届徐汇区田林田三杯头脑奥林匹克家庭亲子擂台赛(初赛和区赛)

  2、 10月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明日之星和全国创新大赛活动,争取有学生入选市级的评选并获得等级奖。

  10月组织学生和项目参加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活动,积极组织材料申报全国小院士活动。

  3、11月积极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的太阳能各类竞赛活动。

  4、11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5、12月积极组织材料年申报明年的知识产权试点校。

  20xx学校科技活动计划方案范文3一、活动目的: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敢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二、活动时间:

  1、活动时间:20xx年4月------20xx年7月

  2、主题班会时间:

  三、活动主题题:

  科技创新就在身边

  四、活动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环保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特成立科技活动领导小组,他们是:

  组长:杨世聪

  副组长:蒲和清 王树龄 杨天华

  成员:各班班主任 姚洪波 钟远聪 滕树辉

  五、各单位职责:

  1、组长,副组长负责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

  2、活动成员负责具体组织,指导,搜集,上交工作。

  六、活动具体创新发明点。(仅供参考,内容不限)

  1、周围环境,特别是农村,卫生保护的新举措。

  2、生活中的饮食,卫生方面环保新方法。

  3、生活中受到破坏环境的土地、水域、空气、声音、游览区等自然生存环境环保新方案。

  七、作品形式及具体要求:

  1、作品形式可以是小发明或创新发明方案,小论文,科幻画等。

  2、小发明及创新的方案必须是当今世界上没有的作品。

  要求具有作出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方案要求注明创作作品名称及主要创作思路。

  发明创新成果(小发明、小制作):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构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构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3、小论文要求:

  ①论点必须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可行的,凭空捏造的论点拒不失接受。

  ②符合创造性、科学性,文章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③写作方式可以是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

  4、科幻画可以用油画、国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的作品,但作品一律在规格5438cm(4开)的纸上或其它材料上绘制,横竖放均可。

  八、作品产生方法及注意事项: 1、以班为单位,在学校、班主任老师组织下,各中队开展一次科技创新就在身边主题队会,利用班队活动。 发动学生每生读一本科技书、一册环保知识,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创作活动。要求学生先写出自己的以上三项中的一项创新方案。班主任老师搜集三项中的优秀方案各6篇,返回给各班学生,于20xx年6月,每班至少上交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各6件作品参评。(二年级只要上交小发明、幻想画。)

  2、作品须用十行纸写明作品名称、创作意图、创作者的姓名、班级、年龄及指导教师姓名。

  九、评奖设置方法:

  1、学校设科技活动组织奖二个,对组织发动得力,参与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班级发给奖状鼓励。

  2、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按年级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二、三名。

  十、活动评委成员:

  杨世聪、蒲和清、王树龄、杨天华、杨惠君、杨润辉、姚洪波、滕树辉

  十一、奖品设置方法:

  小发明、小论文、科幻画的奖励由学校出资购买学习用品,优秀作品放学校科技室展览并于下期送县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十二、活动具体安排是:

  (一)准备、宣传、发动阶段(20xx.4.20---20xx.4.30)

  ①总结上次科技活动,并颁奖鼓励:

  ②各中队开展一次科技创新就在身边主题队会,号召学生每生读一本科技活动书,一册环保知识,准备环保科技活动。

  (二)设计、修改,评选最估方案阶段(20xx.5.1---20xx.5.17)

  ①学生老师及家长指导下设计修改方案:

  ②以班为单位评选出优秀小发明、小论文、幻想画的创新方案各6篇:

  ③确定我校生物百项科技实验名称及实施方法。

  (三)科技活动阶段(20xx.5.20---20xx.5.30)

  ① 学生在老师及家长指导下进行发明创作活动。

  ②学校科技组准备生物百项科技实验实施活动。

  (四)作品收集阶段(20xx.6.1.---20xx.6.7)

  以班为单位收集、整理科技作品,上交学校评选 。

  (五)总结,表彰阶段(20xx.6.8---20xx.6.15)

  ①总结经验展出作品;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6

  以开放的视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并保持活力的重要前提。邓小平指出:“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78,“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73 20世纪中后期,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的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浪潮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积极吸收当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并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东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并丰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全球兴起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日益强大的社会功能。

  任何国家的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决定性要素和支撑力量。对此,邓小平高度重视,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2]40,“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2]86现代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2]87-88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影响,要求各国的发展必须密切关注科技革命的新?犹?。为此,邓小平强调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1]299在人类的各种优秀文明成果中,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拿来为自己服务,所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2]91

  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和科技革命的准确把握,使邓小平能从更深层次上思考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和发展模式问题,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产生力”的思想。

  二、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竞争。邓小平认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117虽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不断发展,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一定的发展空间,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社会矛盾的方法、所积累的经济发展的经验、所拥有的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学习、借鉴和利用的。为此,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133

  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的进程逐渐加快,另一个方面是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东盟不少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邓小平十分重视世界的新变化,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地缘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他指出,“现在世界上有人在讲‘亚洲太平洋世纪’。亚洲有三十亿人口,中国大陆就占十一亿多。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大陆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1]358。“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1]377

  三、善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实践的经验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互动越来越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文明成果都进入了中国人学习和借鉴的视野,“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1]266因此,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成了中国不同层面研究和借鉴的对象,不但其混合经济思想、市场中性论思想等,对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有重要启示,而且其社会公平思想、社会福利思想等,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像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显示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3]39-40可以说,这些理念和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与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的集大成者”[4],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反思“苏联模式”弊端、重新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并以开放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过程。从全球化视野看,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首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同时对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面对苏联社会主义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对苏东社会主义的反思、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总结又达到了新的境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和发展,学习和借鉴的视野不断开拓,从东亚模式到西方经验,包括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等,凡是有利于当代中国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都成了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对象。面对国内外十分复杂的形势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则指出,“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5],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依据新的实践要求,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进一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同时继续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四、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7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及对科研创新提升作用研究”(2013RKC02006)

  作者简介:王丽丽(1978-),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E-mail:;

  郭凤丹(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E-mail:。*王丽丽、郭凤丹同为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赵文祥(196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E-mail:

  摘要:依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统计数据,对《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影响因子、年载文量、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及其它引用指标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2年,《山东农业科学》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上升明显,分别由2008年的0.480和938上升至2012年的0.796和2231;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机构分布数、地区分布数和H指数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变化幅度较小,年载文量保持在452~487篇;学科影响指标和基金论文比分别为0.42~0.52和0.504~0.711,平均引文数8.26~10.79,均相对偏低。

  关键词:《山东农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动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Q250.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2-0095-04

  《山东农业科学》创刊于1963年,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创刊初期为季刊,16开本,5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1966年由于历史原因改为内部发行,1979年正式复刊并公开发行。随着形势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信息量不断扩大,1986年改为双月刊,2000年改为大16开本,2008年改为月刊,至2013年,已发展成为办刊质量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

  创刊50年来,《山东农业科学》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及时报道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期刊质量及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最新数据显示,其影响因子达到0.796,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在国家和省期刊主管部门组织的期刊质量评比中多次获奖,为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为了揭示《山东农业科学》各种期刊评价指标的变化动态,选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1~5]2008~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山东农业科学》的主要被引指标和来源指标进行动态分析。

  1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

  以2009~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1~5]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山东农业科学》主要被引指标和来源指标2008~2012年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

  选用的指标包括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年载文量、基金论文比、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即年指标、H指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平均引文数。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因子的年际变化动态

  某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为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通常,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5]。 《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影响因子逐年增加,由0.480增加到0.796(见图1),说明《山东农业科学》的学术影响力正逐年提升。

  2.2年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的年际变化动态

  年载文量是指来源期刊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常被用作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5]。2008年下半年,《山东农业科学》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全年仅出版9期,虽页码有所增加,但年载文量仍明显少于其余4年; 2009~2011年,年载文量逐年减少,2012年又明显上升,明显多于前3年(见图2)。在全年期数相同、页码相同的情况下,年载文量的多少受作者来稿篇幅的影响较大,篇幅长的来稿较多,则载文量相对较少。

  基金论文比是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5]。基金资助课题立足科学发展的前沿,瞄准科学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难题,具有理论创新性和深度推进的特点,这类论文的学术水平多比较高[6]。由图3可见,《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的基金论文比最低,仅0.504;2011年的最高,达0.711;其余3年变化较小,围绕0.650上下浮动,相对偏低。

  2.3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的年际变化动态

  总被引频次是指某种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登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以显示所评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5]。由图4可以看出,《山东农业科学》的总被引频次逐年大幅上升,由2008年的938跃升至2012年的2231。

  引用刊数是指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期刊被使用的范围[5]。2008~2012年,《山东农业科学》的引用刊数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95上升至2012年的439(见图4)。

  上述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农业科学》越来越受到作者的重视,被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2.4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的年际变化动态

  学科影响指标是指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学科扩散指标是指在统计源期刊范围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5]。由图5可以看出,《山东农业科学》近5年的学科影响指标呈波动变化,2009和2012年较高,为0.52,其余年份均低于0.50;学科扩散指标则持续增长。表明,《山东农业科学》在本学科内的影响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而在学科间的影响范围正逐渐扩大。

  2.5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的年际变化动态

  地区分布数是指来源期刊发表的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31个省市计数(不包括港、澳、台),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指标。机构分布数是指来源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5]。由图6可以看出,《山东农业科学》的地区分布数呈增加趋势,2008年仅为16,2011、2012年则达到23;机构分布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2010年最高,达186,2011、2012年分别为162和159,2008和2009年较低。表明,《山东农业科学》在地区间及从事不同工作人员间的影响正逐渐扩大。

  2.6其他被引和引用指标的年际变化动态

  即年指标为某期刊当年在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当年总数之比,表征的是期刊的即时反应速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5]。《山东农业科学》的即年指标除2008年明显较低外,2009~2012年的即年指标基本都在0.100左右波动(见表1),说明《山东农业科学》能够较快地被作者利用。

  H指数是指被评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的论文中,至少有h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山东农业科学》的H指数呈缓慢增长趋势,由6逐渐增加至8,表明其高频被引论文数正在增多(见表1)。

  被引半衰期是指被评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反映的是期刊的老化速度。由表1可见,《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被引半衰期变化范围为3.78~4.70,说明《山东农业科学》被引的文献较新一半多是在3~5年内发表的,时效性比较高。

  引用半衰期是指被评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反映的是作者利用文献的新颖度[5]。《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引用半衰期集中在7~8之间,说明来稿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新部分均在最近七八年内发表。

  平均引文数是指被评期刊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可用来衡量该期刊的科学交流和吸收外部信息的能力[5]。《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平均引文数在8.26~10.79之间(见表1),与同类其他期刊相比偏少。

  3讨论与结论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两个最常用的国际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是由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5],是期刊评估、核心期刊评定及SCI、EI等检索工具选刊的重要参数[7]。《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影响因子逐年提升,2012年达到0.796,与其他省的同级别农业科学期刊相比,仅低于《河南农业科学》(0.947)和《山西农业科学》(0.845),位居第三。

  总被引频次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期刊被引用的频次高,说明该刊的利用价值高,同时体现出该刊的学术水平也较高[7]。2008年以来,《山东农业科学》的总被引频次大幅增长,另外,引用刊数和地区分布数也逐年增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农业科学》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年载文量也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能够显示专题文献的发文密集程度,载文量大,说明期刊的信息量大[8]。因2008年涉及到《山东农业科学》改为月刊,年载文量无法与其他年份进行比较,所以仅对2009~2012年的年载文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农业科学》的年载文量有一定的波动,2011年最少,为452,2012年最多,为487。说明2011年发表的大篇幅论文较多,而2012年相对较少。

  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基金论文是受国家政府部门或各级基金组织提供科研经费开展科学研究的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科研论文形式表达出来的论文,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所代表领域的科研进展情况[9]。《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基金论文比为0.504~0.711,相对偏低。

  另外,《山东农业科学》2008~2012年的学科扩散指标、H指数、平均引文数也基本呈增长趋势,而学科影响指标、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则变幅较小。

  综合分析表明,《山东农业科学》通过改月刊、适度增加页数、去除广告、选用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等措施使得自身的学术水平逐步提升,在科研人员中的影响力越来越高,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但同时也看出,《山东农业科学》的基金论文比仍不高,还需加大改进力度,通过与课题组经常联系并定期约稿,加快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等措施,更好地打造刊物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才能受到更多科研人员的青睐,吸引更多的优秀基金论文。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09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09.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0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09.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09.

  [4]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2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12.

  [5]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3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09.

  [6]陈新平,王志强,王珂,等. 《果树学报》2001-2006年主要文献评价指标分析[J]. 果树学报,2008,25(1):89-92.

  [7]李晓萍,姜瑾秋,邢宝山,等.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4):270-272.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8

  一、活动主题

  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二、活动日期

  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2月13日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启动仪式:

  11月25日,国旗下讲话,简要传达活动方案,宣布科技节开幕。

  责任部门:教务处

  科技节电子屏“泰山实验中学2019年科技节”、“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责任部门:团委

  (二)系列活动

  1. 主题班会

  全校各班召开一次“崇尚科学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及要求,观看科技小视频(网址另行通知)。

  活动时间:11月 25日下午第八节班会课

  责任部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

  2. 科普海报、科幻画绘制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年级每班选送2—3件作品

  绘制要求:作品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内容应反映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版面设计合理,图文 并茂。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开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在正面显目位置写上作品标题,右下角注明作者班级、姓名。

  上交时间:12月 6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初一级部及美术组

  3.生物小制作

  活动一: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

  参加对象:初二年级各班

  活动二: 参加对象:初一 — 初三年级每班选送3件作品。

  作品要求:生态瓶、生物创意拼图(初一年级)

  生物模型(初二、初三年级)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及负责人:教务处 生物教研组

  4. 地理小论文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初二年级每班选送3篇作品

  论文要求:观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针对发现的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份小论文(不少于500字)。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 地理教研组

  5. “高空落鸡蛋”擂台赛

  活动内容:如何让一个生鸡蛋从3楼落下摔不碎。

  评价参数:(1)摔不碎(2)所用包装材料质量轻(3))所用包装材料体积小。

  参加对象:初三年级每班选送1—2个方案。

  上交时间:12月 5日第八节

  责任部门:教务处 物理教研组

  6.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12月10日下午(具体时间协调),泰安市科技馆组织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展。

  责任部门:泰安市科技馆 教务处

  (三)闭幕式

  2019年12月16日,升旗仪式,宣布科技节闭幕,颁发各项目单项奖、“优秀组织奖”。

  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

  四、评奖方法及宣传表彰

  1. 各类活动设单项奖:每项比赛设一、二等奖若干名,分别奖励砥砺攀登卡学分5分、3分。

  2. 团队设有组织奖: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节活动的班级,将评选出最佳组织奖若干名,颁发奖状;最佳组织奖评选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参加一个项目或上交一件作品赋分1分,项目或制作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5分、3分、2分,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10分、8分、6分,按总分高低排名取前若干名班级评为最佳组织奖。

  3.各类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评选“百名小小科学家”,表彰发给作者荣誉证书及奖品。

  4.通过校园网站、橱窗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5.选送科技幻想画、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成果一等奖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评比。

  6、表彰区第?届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四小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及个人。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9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情感:

  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惊叹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行为:

  多读科技书刊,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科学”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

  本课以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为线索,以科技发明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史实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创造出无数的奇迹,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本课共设五个栏目:

  栏目一“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认识科学技术与自己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从而为学习本课做一个必要的铺垫。

  栏目二“想一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去设想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得出科学技术力量无穷以及“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认识,从而在丰富的想象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栏目三“议一议”,设置此题目的是针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对从小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爱科学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栏目四“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谈自己亲自参加的科技活动的体会来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栏目五“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爱科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的理解,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教法建议:

  1.做好课前调查。为了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更加真切的感受,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各类调查。调查主题要围绕科学技术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带来哪些好处。

  2.将教材中设计的爱科技活动与各学校的科技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才有实效。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认知:

  1.知道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情感:

  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惊叹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行为:

  多读科技书刊,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技术有着无穷的力量,懂得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育过程:

  一、导入

  师:最近,我们同学以小队为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题是科学技术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带来哪些好处。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

  小结:刚才同学们谈到的这些资料真让人激动,科学技术的成果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板书:十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二、悟理

  1.师:有人说科学技术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它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用我们调查的结果就可以证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论述了这一问题。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一下。

  2.学生分组边读课文全文边讨论。

  讨论题:

  18世纪末到现在有哪些重要的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3.学生汇报。在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演示学生汇报的发明的照片、图片、实物等,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学生提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时,教师可以演示蒸汽机的照片或图片;再如:学生提到几张光盘就可以储存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几本厚厚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几张小小的光盘。

  4.提问: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有什么体会?

  板书: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

  三、深化观点

  1.想一想:

  展望新世纪,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靠科学技术去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3.小结: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靠科学技术去解决。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好文化知识,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学生。

  板书:学科学爱科学

  4.议一议

  师:对于学科学的问题,有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看看是否有道理?

  5.电脑演示教材“议一议”的内容。

  6.小结: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只有从小开始逐步积累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有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如果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简直是寸步难行。

  7.提问:

  你参加过哪些科技活动?有哪些收获?

  8.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汇报。例如:参加科技小制作组的同学,可以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谈参加这些活动的体会与收获,激励全班同学都来参加科技活动。

  四、全课总结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可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从小要爱科学、学科学,自如地应用各类科技产品,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科技产品,使之造福于人类,让人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老师提议今天课后我们开展一次爱科学活动。

  2.学生阅读教材P45“活动”的内容。

  3.课后开展各类活动。(各校要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安排这些活动,活动中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十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技小发明论文篇10

  相当长一段时期,儒学被误解为科学(指自然科学)的对立面,至少与科学无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中国古代曾有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正如英国着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所言,古代的中国人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重要方面“走在那些创造出着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曾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不可能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假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是一种与相科技对立的文化,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怎么可能会有高度发展的科技?反言之,在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与科技相对立的文化又如何能够成为主流文化?

  一.

  关于“儒家”,《汉书?艺文志》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和界定:“儒家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从这段总括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原创儒家有三个主要的特点,这就是:求道、为学、致用。

  首先,儒家重视求道,“于道最为高”。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一生致力于求道。《论语?学而》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卫灵公》说:“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里仁》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显然,求道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孔子的“道”,主要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又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但最重要的是“忠恕之道”,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孔子之道,为思孟学派以及后来的《易传》所发挥,从而形成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之道。《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并且认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易传》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文言》)并且明确提出天道、地道与人道统一的 “三才之道”(《周易?系辞下传》)。

  正因为儒家讲的“道”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是“天人合一”之道,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研究天地自然,从而形成了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括:思孟学派的阴阳五行自然观、荀子的气论自然观和《易传》的阴阳八卦自然观,充分表明儒学融合自然之道。虽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儒家的这些自然观并不能算作是科学,但是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自然观、气论自然观以及阴阳八卦自然观一直是古代科技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儒家重视为学,“游文于六经之中”。孔子作为教育家,要求自己和学生有广博的知识。《论语?雍也》说:“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讲“博学”,主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具有知识论倾向;不仅要求学习社会文化,学习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学习自然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君子。这里的“游于艺”,就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数”实际上包括了古代的数学知识。而且,孔子还要求学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思孟学派和荀子的着作以及《易传》等也广泛涉猎自然知识。

  正因为儒家重学,也重视自然知识,包容科技,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于古代科技着作的研究。他们所整理、研究以及撰写的着作中,《夏小正》、《禹贡》、《月令》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科技着作,《诗经》、《尧典》、《周礼》等也都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先秦儒家把科技知识包容于儒学之中,而这些科技着作以及科技知识事实上成为后世儒家学习和研究科技的知识基础。

  再次,儒家重致用。孔子重人道、重学问,最后又落实到致用上。在为政方面,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讲道德教化;同时也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讲利民。这一思想后来被孟子发展成为“仁政”。孟子认为,施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因而要发展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在儒家看来,讲“仁政”,就要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也就离不开发展农业科技。

  儒家讲民本,最终又要落实到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与发展农业相关,又要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以及数学等等。这表明儒家本身具有发展科技的内在要求,儒家文化与科技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农业科技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用科学发展较快,其原因概在于此。

  二.

  原创儒家具有的求道、为学、致用的特点,使得儒学融合科学于一体。而且,后世儒家在发展儒学的过程中,大体上继承了这个重要的传统,只是在各个时期,儒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儒学发展史看,历代都有儒家学者研究自然、研究科技,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汉代儒家确立了儒家的经学传统,较多地发挥儒家为学包括研究科技知识的特点。汉代经学家在整理和研究儒家经典时,把包含有古代科技知识的儒家着作也确立为经典。按照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和农学五大学科的分类,《周易》等着作中包含有某些数学知识,《诗经》、《尚书?尧典》、《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以及《春秋》等着作中包含有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禹贡》、《周礼?夏官司马?职方》等着作中包含有某些地理学知识,《周易》、《礼记?月令》等着作中包含了与医学有关的知识,《诗经》、《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等着作中包含有农学知识。尤其是,汉代经学家还把春秋时期的技术着作《考工记》补入《周礼》,列为儒家经典。汉代儒家在整理和研究儒家经典的过程中,对其中的科技知识进行注释和发挥,实际上也是一种科学研究。

  汉代儒学包容科学,不仅表现为汉儒所确立的儒家经典中包含古代科技着作和科技知识,而且,汉代有不少儒家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甚至成为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汉代儒家普遍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并有所研究,这不仅有其政治方面的原因,也与儒家讲“天人合一”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约瑟说:“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 ]笔者以为,至少在汉代可以这么说。在汉代儒家中,对天文学颇有研究的,至少有扬雄、桓谭、刘歆、贾逵等。扬雄对天文学很有兴趣,主张浑天说,并提出“难盖天八事”。桓谭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在宇宙结构问题上,反对盖天说,主张浑天说。扬雄和桓谭对于浑天说取代盖天说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刘歆修《三统历》,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着作”,“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贾逵在天文学上颇有造诣,他所参与修订的东汉四分历比以往各家历法有显着的进步。


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科技小发明论文十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