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6-27 00:27:53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本文目录

  1. 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教什么?
  2. 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3. 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有什么经验?
  4. 2.0信息技术有哪些功能?

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教什么?

首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是集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的一门学科。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其次,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主要由八大模块组成:

1、计算机初步

2、操作系统简介

3、电脑绘画

4、文字处理

5、用电脑制作多媒体作品

6、网络基础介绍

7、简单的程序设计

8、机器人和新技术

最后,对小学生而言,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在驱动力是兴趣爱好。具体到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若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他们便会主动去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练习计算机操作。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加强知识性、趣味性,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一、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新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信息技术理念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教师要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这些新型的教学媒体可以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同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能设计课件脚本,具备一定的制作多媒体教材软件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软件等。 当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应只为了追求形式,仅在“调教课”、“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而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的教学环境。

三、教师要强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指教师的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传递能力。具体指教师能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加工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核心。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工作中,应主要通过对任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内容应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

四、强化软硬件环境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软硬件的建设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反过来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又依赖于学校软硬件环境的构建。软硬件环境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学校经济条件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配置现代教学设施,建校园网,建设学校网站等;2.加强教师信息能力考察,对教师评职称,考核指定硬性指标;3.根据教学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并把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和规定;4.鼓励教师上多媒体课,定期进行公开课评优等,实行奖励机制;5.鼓励教师进行信息管理、电子备课、统计学生成绩、写电子评语、网上讨论交流等,让教师在信息技术操作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6.学校领导要有相关意识,带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五、教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不仅要使用好现代教育媒体,还要使之与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用以改进教学手段,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意指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平台,借助他人(如网络、光盘、资源库等)获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二是学习并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如Auther-ware、Flash、photoshop、3Dmax、几何画板等,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自己制作课件,着重解决用传统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实施课程整合。这种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六、协作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任课教师由于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去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议老师们实行分工学习、协作学习,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如:1.在校内或组内成立一个协作小组,A教师重点掌握图象处理方法,B老师重点掌握声音处理方法,……这样,一位老师要做课件,需要相关素材处理,即可找A或B老师帮忙;2.在校园网中建立一个相关信息技术素养论坛,学校老师有什么问题或什么解决好的、实用的办法就可在校园网论坛里面留言,相互探讨;3.经常浏览互联网一些论坛,增加互动留言,共同提高等。这样,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便可由定期化(定期举行)向日常化转换,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也由主要依赖培训向教师自学转换;协作学习还对那些要求教高层次培训的教师创造了条件。在协作学习中,人人都是教师,人人都是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交流、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商议解决。协作学习是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有什么经验?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要求优化教学内容。

2、信息技术要求教育方式的转变。

3、现代信息技术要求师生关系的改善。

4、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冲击。总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教学环境,应将此与现代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学模式。

2.0信息技术有哪些功能?

2.0信息技术功能:

一是教育资源观转变

二是技术素养观转变

三是教育技术转变

四是发展动力观转变

五是教育治理水平转变

六是思维类型转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进入一个既要创新又要普惠的2.0发展时期,努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真正走出一条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道路。

  •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政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