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僮可以组什么词语?
停僮、僮御、僮史、僮女、僮干、僮族、僮奴、僮蒙、僮昏、僮牧、僮然、僮指、僮部、僮竖、僮儿、挽僮、奚僮、仙僮、县僮、小僮、行僮、驺僮、书僮、私僮、田僮、祁僮、仆僮、马僮、隶僮、课僮、狡僮、家僮、官僮
身字旁的字有哪些?
“身”字旁有:躯、躲、躬、軃、躺。躯干 qūgàn 人体除头、颈和四肢外的躯体部分。造句:在她躯干的前方,宛如一朵玫瑰缀在长长的枝条上。
躲避 duǒbì 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造句: 为了躲避敌人的空袭,部队昼伏夜行,赶往前线。
躬亲 gōngqīn 亲自动手做。造句:由于事必躬亲,他的急性子常被视为是一种傲慢。
軃穗 tuǒ suì下垂的穗状饰物。造句: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軃穗长。
躺卧 tǎngwò 躺下睡觉或休息 。造句:他虽富足躺卧,却不得收殓,转眼之间就不在了。
死字演变过程?
死,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2)、金文(字形3)和篆书(字形4、5、6)在字形上十分相似,左边都是具残骨的形状,右边是一个人形,从其姿态上看,像是在躬身下拜凭吊死者。甲骨文(字形2)从人(或从人之跪跽形)从歺(尸骨)会意。春秋战国金文(字形4、5)的构形基本与甲骨文相同。《说文》小篆(字形6)整齐化。汉代隶变(字形8、9、10)后楷书写作“死”。
“死”本义为生命终止。《甲骨文字诂林》:“罗振玉说,象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义也。”后“人”旁讹为“匕”而成“死”字。死之本义甲骨文已见,《合集》17059:“π(人名)不隹(唯)死?”(π不会死吧?)西周金文又常假“死”为“尸”,义为主持。康鼎:“王命死(尸)嗣王家。”“死(尸)